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大型工作站软件Ⅰ-DEAS以实体模型为基础,集设计、分析、数控加工、塑料加工、塑料模具设计和测试数据分析为一体,为用户提供一个功能强大的、高度集成化的机械CAD/CAE/CAM一体化工具。本文以美国SDRC公司的Ⅰ-DEASV1.1版本为基础,简略介绍一下该软件的基本组成模块组和典型模块组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62.
后勤保障部队紧急抽组计划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战时后勤保障部队紧急抽组计划问题的多目标决策原理 ,并利用改进后的综合评分法 ,建立了后勤保障部队紧急抽组计划模型  相似文献   
63.
64.
要改变部队基建财务管理薄弱的局面,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必须走“建、用”分开之路,在军一级单位设立“基建工程组”,向工程管理机构专业化方向发展;在经费供管体制上,实行总部、军区(军兵种)、军三级分管制,单设基建账户,对自筹的基建资金,由军区级大单位后勤部门统一存储、统一拨款。  相似文献   
65.
对于单机多表斜置冗余捷联惯组的故障诊断、隔离和重构,提出无迹卡尔曼滤波结合三交叉容错融合方法。考虑各误差项,对不同的冗余配置建立统一数学模型。通过三交叉重构模型的设计可快速隔离一度故障并输出正确结果,对被隔离的故障表各误差系数采用无迹卡尔曼滤波方法标定,可辨识因误差系数改变而引起的软故障。以单机五陀螺的两种误差系数软故障为例仿真验证了冗余捷联惯组信息容错管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6.
针对非合作接收条件的射频信号侦察,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软件无线电结构的均匀信道划分的信道化接收机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实用的信号信道化接收机框图。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框图结构能很好地进行信道的均匀划分,并且大大的减少了DSP的计算时间。  相似文献   
67.
通过分析地面PD雷达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及其在杂波重叠环境中采用参差PRF组和3/7准则解模糊后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同时与其在压制性干扰环境中对小目标的探测能力进行对比,得到了该干扰信号对雷达目标探测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8.
基于炮口雷达的初速综合预测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速对火炮的"首发命中"影响较大.因而,预估初速的各种方法纷纷出台.从发射药、火炮两个不同角度分别测算初速偏差是以往的主要方法.初速综合预测技术首次以炮口测速雷达的测量数据为基础预测初速,预测效果和使用等问题被普遍关注.本着应用原则,从工程实现中的焦点问题出发,提供了在现有指挥平台上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9.
首先介绍 P_MUL组播协议,给出了P_MUL组播实现的一个具体例子;总结了3G HF网络的主要协议,分析了网络支持 P_MUL组播协议需要满足的条件;在此基础上,给出一种通过在 3G HF原有协议族上增加一个组播数据链路协议从而支持 P_MUL在 3G HF网络中应用的方法;最后,指出在 3G HF网络中实现组播业务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作为 TETRA 通信的一种方式,TETRA DMO 使得 TETRA 移动台在没有设置基站以及基站覆盖范围之外的地区、系统出现故障或过载以至难以快速接人时可以不经过网络基础设施直接进行相互的通信,从而降低了移动台通信对基站的依赖性,扩展了移动台通信的地理范围。文中首先依照协议对直通模式移动台通信方式和呼叫接续过程进行了介绍,并描述了利用工具 SDL and TTCN suite 4.5对其中的电路模式呼叫流程编程、仿真的过程,最后对仿真的结果进行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