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冬奥的小雪花还未散去,22日一场暴雪席卷湘潭,湘潭市人民政府启动了低温雨雪冰冻灾害Ⅲ级应急响应。中国兵器江麓集团党委吹响了扫冰除雪的集结号,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群众迎雪而战,党旗在冰雪映衬下更加鲜艳。大家凝心聚力,用火热的斗志和辛勤的汗水消融冰雪,守护着公司的安全通行路.  相似文献   
132.
133.
正人们常常把长得好看但没有真才实学的人称为"花瓶"。笔者发现,党员干部中也有这样的"花瓶式"干部,失去了干事的热情,没有了学习上进的动力,上班来、下班走,懒懒散散。有时明明是自己分内之事,却硬要推给别人,抱着推一天算一天的态度,推得上司没奈何,能过去就过去;推得服务对象没指望,算了就算了,更不要谈推动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34.
应用传统的弹塑性理论模型在分析剪切带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如控制方程失去椭圆性等,其原因是传统的弹塑性理论模型并没有包含材料的内部参数。在剑桥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应变二阶梯度,提出一种新的计算剪切带的理论模型。当应变局部化发生时,带内土体采用该模型计算,带外土体则按照传统弹塑性模型计算。该理论模型汲取了剑桥模型实验参数少,应用简便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5.
针对挂飞情况下,弹架间隙导致的机载外挂系统振动非线性问题,建立了含间隙外挂系统动力学模型.针对简化弹架系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取多组弹架间隙值,对外挂振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现行外挂在工作频段内,间隙对其振动响应影响的趋势.结果表明:低频段振动响应峰值频率成分复杂,且响应随间隙变大有先减小后变大的趋势;各间隙条件下...  相似文献   
136.
船舶尾部结构的振动问题应同时从船体总振动和尾部结构的局部振动两方面来考虑。本文从这一基本认识出发,利用有限元法编制了船舶尾部结构振动计算程序,并以实船为对象进行了尾部结构振动的计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7.
本文运用刚塑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固支梁的全塑性动态断裂过程。在爆炸载荷作用下,固支梁将首先在固支端进入塑性变形,当固支端塑性铰转角达到其临界值,或固支端处初始裂纹尖端张开位移达到其临界值时(如果固支端有初始裂纹的话),固支端将产生开裂和裂纹扩展。本文解给出了在动态断裂过程中固支梁裂纹扩展长度、裂纹扩展速度以及梁的轴向约束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给出了不同载荷幅值下梁的启裂条件和止裂条件以及最终裂纹扩展长度和最大挠度。该分析解也适用于固支筒形弯曲板的断裂问题。  相似文献   
138.
本文分析了10kV架空线HEMP感应过电压的波形特点,对10kV避雷器在前沿陡度为1-25kV/ns冲击电压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所得结论可作为10kV电力系统HEMP感应过电压防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9.
140.
L.Chouanine  H.Eda  M.li  雍玲 《国防科技》1997,18(3):94-98
本文讲述了由PC机控制的多用途超精机床(MPUMT)的设计及光学镜平滑表面的加工。已研制出的机床可用于磨削、切削、研磨或抛光塑性状态下的硬脆材料。作为建立新的加工系统的关键部分,采用了大型磁致伸缩调节器(GMA),在没有放大器元件的情况下,它具有大功率的输出和大于压电陶瓷调节器几倍的纳米级的位移。切削DOC的深度和控制塑性状态过程的微塑性区域能够被调节器设置为具有高于1nm的精度,并能用金刚石磨削砂轮研磨。在当前研究中所用到的镜为多晶体、非晶体,也有加固玻璃。磨削实验的结果表明,已研制出来的超精机床能够实现对塑性状态下的玻璃和陶瓷材料的加工。材料特性参数和微裂纹之间的关系已被检测到,适用于大多数被研究玻璃的脆性到塑性磨削方式的转换已经确定。运用AFM、SEM和ZYGO对磨削表面进行了分析,例如BK7和TRC5(新材料;加固玻璃)的磨削表面分别具Ra=0.15nm和Ra=0.32nm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