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51.
农一师阿拉尔农场党委以基层党组织建设年为抓手,组织4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进连入户,在服务职工群众活动中开展创先争优。该场按照"领导包连、党员包户"的原则,深入一线职工群众家中、田间地头,面对面访民情、查民意,在走访中做到深入家庭,知其实察其情。同时,农场把进连入户活动的重点放在提升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上,要求每位干部都有民情日记,及时听取职工群众的诉求,并将兵团、师、市、农场党委的惠民政策及时宣传到职工群众中去。该农场党委还与职工群众  相似文献   
152.
增收致富是兵团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愿望,如何才能促进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笔者结合自身体会,谈一点看法。 一、妨碍团场职工群众增收致富的制度性因素 (一)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  相似文献   
153.
人员难集中、时问难保证、内容难落实是影响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质量的老大难问题。新形势下,必须调整思路,大胆实践,搞好结合,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创新教育手段、拓宽教育渠道,在提高民兵预备役政治教育质量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54.
王东伟  轩宏伟 《国防》2009,(11):52-52
今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青海省同德县出现外出打工民兵返乡潮,该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发挥"青年民兵之家"作用,帮助返乡民兵渡过难关。一是聘请了8名编外教员,组织返乡民兵到"青年民兵之家"学习科技知识,培训业务技能。二是积极与地方单位取得联系,努力拓展就业渠道,并利用“青年民兵之家”的宣传栏,及时发布招工信息、交流致富经验。  相似文献   
155.
许家龙 《国防》2008,(4):51-51
未来战争中,保交护路的任务十分繁重。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民兵交通战备分队的训练。当前,民兵交通战备分队的训练面临着师资、经费、器材保障等诸多困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决。一是要拓宽教员选拔培训渠道。采取"组织培训、集中比武、应急进修、送厂代训"等形式,加强对教练员和装备操作人员的培养。借  相似文献   
156.
“种一亩玉米,可挣350元至400元;而种一亩南瓜的纯收入却为1000元至1200元。”根据农产品经纪人提供的信息,联兴乡兴旺村农民收入增加两倍。近年来。黑龙江省双城市联兴乡农产品经纪人、该村基千民兵于文明凭借自己掌握的市场行情,做起了市场与农民之间的“红娘”,在自己赚钱的同时,使农民能紧扣市场需求,调整种养业品种实现增收。到目前为止,他提供的短短几百字的农产品信息已使这个乡农民签订人量农产品订单。增收上百万元。  相似文献   
157.
互联网今天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改写了经济社会运行的部分规则,使得信息更加公开化,市场透明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获取利润,企业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原有的市场定位、营销策略以及渠道建设。单就渠道而言,市场环境的日新月异和市场的不断细化,使原有的渠道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厂家对市场占有率及市场覆盖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8.
实现农民增收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婕 《宁夏科技》2002,(3):26-27
  相似文献   
159.
刘镇 《政工学刊》2002,(1):38-39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中指出 :“担任团级职务的军队转业干部或者担任营级职务且军龄满 2 0年的军队转业干部 ,可以选择计划分配或者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这一军转安置办法的改革 ,为部队军队转业干部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政策依据 ,也对军队转业干部特别是选择自主择业干部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主择业的军队转业干部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释放能量 ,充分施展才华 ,更应在能力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下功夫。一、免疫力是干部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体征”。针对社会成分多样化、各种情况复杂的特点 ,应在增强免疫力上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