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针对探雷声纳操作过程中增益参数调整繁琐,影响水雷目标辨识的问题,定义了声纳图像亮度和对比度两个指标,设计了探雷声纳手控增益和时控增益两个参数的自适应调整方案。对仿真探雷声纳图像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在少数几次的参数调整后,图像亮度和对比度比较适于水雷目标辨识,可为探雷声纳的智能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63.
从普通微带贴片天线效率低的事实出发,提出了一种易于制作的新型微带贴片天线,对其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与普通贴片天线进行比较,实测和仿真结果表明该天线的增益比普通天线约高0.3dB。该天线由于制作简单性能优良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4.
幅相误差对稀疏阵天线性能的影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围绕天线阵增益、波束宽度、指向和副瓣电平等指标,分析了幅相误差、阵元失效对稀疏阵列天线性能的影响。应用概率统计原理,导出了具有幅相误差、阵元失效时稀疏阵天线阵增益损失、波束宽度、指向、副瓣电平的估计公式、并得出一些有益结论。  相似文献   
65.
本文首先介绍了在战争环境下,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可能遇到的各种威胁,然后着重从电子保护措施角度讨论了各种抗干扰与低截获技术及其性能,从而提出军事卫星通信系统必须具备的标准特征,以期我军卫星通信系统建设中予以重视并供参考。  相似文献   
66.
运用速度增益制导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运用速度增益制导实现对目标卫星的拦截方法进行了研究。其特点是在拦截器运动参数初值及目标轨道参数给定的条件下,首先确定考虑地球扁率J_2项影响下的拦截目标的预测命中点,然后采用Lambert方法确定给定碰撞时间下拦截器的需要速度,最后实现对目标的拦截。用该方法可保证向未制导转换时有较高精度的转换条件。  相似文献   
67.
针对雷达遭受高功率微波武器攻击时容易损伤的问题,理论分析了雷达最远防护边界和雷达天线增益及接收机限幅器能力的关系,从空间滤波的角度,对比了反射面雷达和有源相控阵雷达抗前门耦合攻击的能力。分析得出只有高功率微波武器处于反射面雷达天线的主瓣范围附近时,对其前门耦合攻击效果才强于有源相控阵雷达;反之,要弱于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反射面天线雷达主波束很窄,造成攻击的时机很短,所以反射面雷达在面对高功率微波武器时防护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68.
抛物面天线是火控雷达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跟踪天线,通过系统优化设计,可以形成很窄的波束,所以其跟踪精度很高,因为其波束很窄,所以搜索发现目标困难。利用阵列信号处理方法,对连续口径天线进行分析,将抛物面天线改进成为一种集搜索、跟踪于一体的新型天线。同时,在改进后雷达的高频部分增加高频放大器,以抵消天线改进后引起的增益下降。新系统既容易搜索发现空中目标,又具有较高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69.
在交互多模型中通常使用的卡尔曼滤波器中,引入广义H∞(鲁棒滤波器,以一定的精度为代价,换取满意的鲁棒性能.H(鲁棒滤波算法可以分解为卡尔曼滤波和鲁棒化两个环节,从而形成一种基于增益失调因子的结构化分解算法.为验证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跟踪复杂机动目标时跟踪性能有较大提高,有很好的可实现性.  相似文献   
70.
作战任务群是联合编队遂行各种作战任务的主要组织形式,兵力聚合是构建作战任务群的有效途径,文中将模糊聚类(FCA)法应用于作战任务群聚合。在研究聚合原则、聚合结构的基础上,提出兵力间协同的增益效应,并建立了协同增益模型。将协同增益模型和FCA相结合,建立了作战任务群聚合模型(PFCM)。模型着力解决互联、互通、互操作能力逐步增强条件下各个作战单元协同效应的实现,是提高联合编队作战协同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