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8篇
  免费   130篇
  国内免费   134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325篇
  2012年   323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308篇
  2007年   271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42篇
  2003年   200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72篇
  2000年   87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针对传统信号发生器存在的成本高、功能单一、电子线路复杂等缺点,设计了一种基于频率合成技术的虚拟任意信号发生器。通过动态链接库(DLL)与下位机设备DDS-3X25进行通信,基于"模块化"和事件结构的设计思想,用LabVIEW编程实现了基本波形、任意波形、噪声叠加、波形数据载入、波形数据量化转换和线性插值等程序模块。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不仅能产生纯净和叠加噪声的正弦波、方波、三角波和锯齿波等基本波形,而且可以输出手绘的任意波形,验证了设计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2.
从部队深化导弹专业理论训练层次的需求出发,进行了导弹武器数字化训练教学资源及其知识点内容体系的研究,提出了导弹专业技术训练支持系统平台功能基本建设架构,探索了该平台教、学、管、考等典型运用方式,并对构建系统应研究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3.
简化电磁发射装置中的导轨和电枢为线电流下的直导体,建立发射装置的物理模型。利用毕奥-萨伐尔定律和感应电动势原理,推导出磁探针线圈中心放置点的磁感强度。假设线圈范围内的磁场为均匀磁场,计算得到磁探针线圈产生的电动势。以此设计测量所用的磁探针,并和测试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在多次试验中发现,发射过程中装置振动导致磁探针距离变化和角度偏转问题。测量并分析三组单次发射中的故障测试状态。仿真和实验数据表明:小范围距离变化没有使磁探针的测试性能失效,但角度偏移对下一步的速度拟合带来误差干扰,且随着角度增大拟合速度逐步减小。  相似文献   
194.
电磁发射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电磁发射技术是未来发射方式的必然发展趋势。分析了电磁发射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研究了电磁弹射、电磁轨道炮、电磁推射三个技术分支的国外发展情况,概述了电磁发射的关键技术,并依此提出了发展思路及电磁发射技术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5.
机械构件的不同的失效模式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随机载荷作用次数对机械构件的可靠性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对机械构件进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时,需要充分考虑其不同失效模式和载荷作用次数的影响。通过运用顺序统计量理论考虑载荷多次作用以及多种失效模式条件下机械构件可靠性及可靠性灵敏度的变化规律,运用随机摄动理论和四阶矩技术,建立一种考虑载荷作用次数的多失效模式机械构件可靠性灵敏度分析数值方法的应力强度干涉模型。在随机变量前四阶矩已知的情况下,结合灵敏度分析的梯度算法,推导出关于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的灵敏度计算公式。以某履带车辆底盘扭力轴为例进行计算,得到其可靠度随载荷作用次数、随机变量均值和方差而改变的可靠性灵敏度变化曲线,为扭力轴的可靠性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可以推广到相关机械可靠性灵敏度设计和结构优化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96.
针对脉冲功率电源连续循环放电吸能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1.9MA级循环脉冲功率水冷模拟负载方案。首先,考虑水冷负载与实际电磁发射负载的相似性要求,提出了4×8钢管阵列组成的电阻网络,可方便的实现电源不同组合方式的放电考核;其次,针对1.9MA级电流产生的脉冲电磁力可能引起水冷模拟负载损坏的问题,建立了水冷模拟负载三维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了电磁力计算和结构分析,保证了水冷模拟负载稳定性;最后,利用热网络法对模拟负载在循环脉冲模式下的强迫风冷、自然冷却和去离子水冷却等方式进行了温升分析,结果表明:模拟负载采用钢管内通去离子水冷却效果最好,循环放电时温度可以恢复到初始状态,最高温度62.5℃,满足连续放电实验的需求。利用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一台水冷模拟负载样机并进行了连续2次1.9MA放电研究,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负载结构运行稳定,验证了本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97.
国防科技工业具有新技术多、技术难度大、研发周期长、经费投入高等特点,采用先进管理手段,提高装备研发管理水平,是确保国防装备研制项目成功的重要保障。本文介绍技术成熟度的基本概念和内涵,总结其在国内外国防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某航天工程为例,论述技术成熟度在该工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以促进其在装备研制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8.
信息感知是地面无人平台自主导航控制和执行任务的前提。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无人作战平台信息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根据地面无人作战平台对远、中、近不同层次环境信息感知能力的要求,建立基于对象协同的信息感知模型。分别阐述了自主感知与协同感知各自所需的关键技术,提出多技术融合、全方位协同的发展方向。研究表明,全方位的协同感知才能提高无人作战平台自身的生存和任务执行能力。  相似文献   
199.
杨慧慧 《国防科技》2016,(3):115-118
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机器人技术,将与机械技术、信息技术一样,催生新的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通过展望机器人革命的发展趋势,归纳了机器人革命的特征,分析国际产业竞争格局,预测军事革命的走势,提出我国应对机器人革命的对策与建议。研究表明,国家应加大长期性、系统性、前瞻性的研发投入力度,强化核心零部件、灵巧操作、感知与智能单元、系统集成设计制造等技术的研发投入。  相似文献   
200.
蔡珏 《国防科技》2016,37(5):31-35
随着美国揭开第三次"抵消战略"重点发展对象的面纱,研发"颠覆性技术"已成为主要军事大国获得技术优势的手段。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军事革命交织并行,给颠覆性技术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机遇。但当我们看见颠覆性技术引领时代新型武器装备潮流发展的同时,也应理性看待其背后潜藏的风险。通过概述总结颠覆性技术研究现状,分析其推动的科技内生性变革,从本质上对其进行理性认知。研究表明,发展颠覆性技术必须积极作为,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