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近日,山东某预备役炮兵师现役和预备役政治军官在连续一周的集训比武中,以锻造军政互通、指技合一、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政治干部为抓手,对照政治干部岗位专业能力标准,瞄准短板补弱项,从开展政治工作的实战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32.
(一)时代之需,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客观上需要提高政工干部的信息素养。信息时代,知识将成为真正的资本和首要的财富。信息化战争要求军队必须成为人才密集型的群体。未来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必然是“一体化联合作战”,“一体化联合”的趋势对我军政工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政工干部要懂军事”的要求更具有特别的含义。  相似文献   
33.
杨爱华  刘丰 《政工学刊》2008,(12):38-38
有计划安排机关、院校干部到基层部队任职,部队干部跨兵种、岗位交叉任职,是丰富干部阅历、提高干部任职能力、培养复合型军事人才的重要举措。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干部代职难到位、少在位、无地位的现象还客观存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倾向,应着力克服。  相似文献   
34.
创建学习型基层单位是提高广大基层官兵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一个切实有效的途径。学习型单位的产生需要有学习型组织的带动,学习型基层领导干部,就是学习型基层组织的核心,是建设学习型基层组织的第一责任人。要着眼基层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把基层单位建成培养出成果、出人才的“炼钢炉”。  相似文献   
35.
在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战争时代,军队面临新型战争形态威胁与挑战的时代课题。本文介绍了军队院校进行“战略性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前布局的战略考量。面向军校学员反混合战争作战能力映射生成需求,围绕新域作战中涉及的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设计了“全源认知感知、全维认知融合、全域认知攻防”新型作战能力培养的实践向度,从“培养瞭望总体国家安全的跨域洞察思维、提升面向学科交叉和军事应用的战斗能力、练好善于释放和拨开战争迷雾的打赢本领”角度介绍了具体的培养策略。本文基于人才培养依托学科建设的战略高度,探讨了认知战归属于“交叉学科”的学科定位,提出了军队院校开展认知战学科建设的展望。  相似文献   
36.
一所院校的校风是由干部的思想作风、教员的教风和学员的学风构成的,考风、学风、校风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学风要上去,考风是关键,只有有了好的考风,才能促进学风和校风的根本好转.要使考风好转,教师的教风也举足轻重.该文综观学员、教员在考风、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为抓考风促学风正校风必须固本清源,标本兼治.首先要统一认识抓思想,一方面要适应市场经济和部队现状要求,深化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又要遵守院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规律,为部队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其次,要健全制度抓管理,抓好教风促教学,实行教、考分离,提高命题质量,杜绝考场作弊,严格补考制度.再次,健全队伍抓落实.成立院系两级教学指导组深入教学第一线调查研究;充分发挥学风监督岗的作用.最后,常抓不懈保成效,坚持不懈.  相似文献   
37.
对复合型人才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什么是复合型人才。作者认为,复合型人才是指掌握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知识体系及相应能力、素养,能够在具有学科交叉、专业交合、岗位交替特点的职业岗位从事较复杂工作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它与专才、通才的区别是相对的,联系是绝对的。复合型人才的个性在于复合,优势源于复合,品质依赖于复合。合训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8.
葛强林 《国防》2003,(1):54-55
近年来,美、俄等国已将重要经济目标防护列为国家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问题。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经济目标将面临信息进攻武器和精确制导武器软、硬杀伤的严峻威胁。由于重要经济目标存在目标大、暴露特征明显,敌攻击所必需  相似文献   
39.
当前,我军后勤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着干部综合素质不高与高科技知识缺乏、院校人才培训单一与专业封闭、人才使用与交流不当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改革院校教育训练体制,走联合办学之路,拓宽后勤干部培养渠道;从长计议,加紧后备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工作;打破部门界限,大胆交流、使用干部,锻造“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40.
高雪 《国防》2005,(12):48-49
加强国防生军政训练,使国防生的普通学历教育与严格的军政训练同步展开,是批量培养既具备较高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军政素养的复合型指挥人才的有效途径。一、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存在的主要问题国防生教育是一种全新的借助国民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军事人才的模式。目前,虽然各院校都在积极探索国防生教育方式方法,也总结出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按照现代军事指挥人才生长标准要求衡量,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还存在以下问题。训练计划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训练计划对训练目标和训练过程具有制约和推动作用。当前国防生军政训练计划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