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38篇
  国内免费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1.
无人水翼航行器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海浪干扰,使得无人水翼航行器姿态控制效果变差,而传统卡尔曼滤波(KF)过程噪声矩阵为固定值,在复杂海况下滤波效果并不理想。针对上述问题,基于一种无人水翼航行器,首先建立了其纵向运动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纵向姿态LQR控制器。然后设计了一种基于新息卡方检验值的自适应卡尔曼滤波(AKF),以自适应调节过程噪声矩阵,并将AKF用于对系统反馈状态进行最优估计。通过仿真验证了基于AKF的纵向姿态控制器,能够有效抑制海浪干扰,可以使无人水翼航行器在海浪中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32.
根据气囊充压压力与复合材料承力筒内径之间的变化关系,给出了成型复合材料承力筒内表面的气囊尺寸计算方程。分析了气囊充压压力增大对承力筒的壁厚、纤维含量和弯曲性能的影响。采用气囊辅助RTM工艺整体制备出复合材料承力筒。试验结果表明,气囊充压压力使复合材料承力筒的壁厚减薄,纤维体积含量增加,弯曲性能提高;选择适当的气囊充压压力可以制备出满足设计要求的复合材料承力筒。  相似文献   
33.
34.
35.
36.
为研究纤维缠绕复合材料夹芯圆柱体吸能元件在高应变率冲击压缩载荷作用下的变形损伤模式和能量吸收机理,采用ABAQUS商用有限元软件和分离式Hopkinson压杆装置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和试验验证研究。对比分析宏观力学响应规律和微观损伤破坏机理,可知吸能结构元件在高应变率压缩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具有典型的弹塑性特征,内部芯材主要产生压缩塑性损伤,而表层复合材料沿环向产生拉伸断裂破坏。研究表明,该吸能元件冲击压缩吸能特性优异,可满足水下结构平台的冲击防护和浮力储备要求。  相似文献   
37.
皓天  郭义军 《环球军事》2009,(18):50-51
据美《空中打击》网站近日报道,由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AFRL)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研制的先进复合材料货运飞机(Advanced Composite Cargo Aircraft,ACCA)于不久前完成了首次验证飞行,标志着该机的研制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相似文献   
38.
海军发展无人作战平台的需求、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未来战争对海军发展无人作战平台的需求,举例说明了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的主要类型和用途。详细论述了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的技术性能、作战能力、使用特点和作战应用,分析了世界各国发展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的现状和趋势。通过对美国发展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的主要政策和做法的分析,提出了对我国研究、发展海军无人作战平台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39.
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添加纳米SiC晶须(n-SiCw)的铜基纳米复合材料(SiCw/Cu)。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密度、硬度与n-SiCw含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SiCw/Cu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随n-SiCw含量增加,基体中孔隙增多,并出现n-SiCw的偏聚,复合材料的密度减小,硬度增加;当n-SiCw含量为0.3wt%时,材料的减摩、耐磨性能最好;SiCw/Cu复合材料的磨损机制为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并以疲劳磨损为主。  相似文献   
40.
辐射式雷达目标模拟器射频前端设计与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完成了辐射式雷达目标射频模拟器射频前端的设计与系统集成,该模拟器工作于L/S/X三个频段,支持连续波和脉冲工作体制,具有高精度的多目标生成能力。射频前端的插件结构设计保证了射频前端的电磁兼容性能和功能可扩展性。其测试结果均优于指标要求,并支持模拟器系统成功完成了实际雷达的目标模拟实验,验证了模拟器的系统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