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194篇
  国内免费   1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41.
测定铝合金中锌、镁、铜、铁等元素含量的方法很多,湿法分析由于操作繁琐,时间冗长等缺点,现已应用不多,本法用火焰原子光谱法测定铝合金中锌、镁、铜、铁等元素,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干扰较少,精密度高。已应用于我公司对LC4、ZL401等铝合金中各元素的分析。  相似文献   
542.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孔隙分布、特性、制备方法及活性炭纤维在核生化防护服上的应用;介绍了国内核生化防护服用活性炭纤维复合织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43.
在实际的服役过程中,飞机用复合材料层合板通过四边铆接的方式与飞机金属框架进行连接,其受力时的边界条件为四边固支。以实际应用背景为基础,分别从分层损伤扩展模式、接触力、凹坑深度、损伤宽度四个方面系统地比较了四边固支和四边简支两种边界条件下,复合材料层合板准静态压痕损伤的区别。结果表明以上四种变量在两种边界条件下均存在明显差异,可为基于实际应用的复合材料准静态压痕损伤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4.
采用磁控溅射法结合结晶化热处理工艺在SiC颗粒表面成功制备了金属Mo涂层,分析Mo涂层的成分和形貌;采用热压烧结工艺制备SiCp/Cu复合材料,重点对比分析Mo界面阻挡层厚度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磁控溅射法能够在SiC颗粒表面沉积得到Mo涂层,随溅射时间的延长,Mo涂层的厚度增加、粗糙度增大,且磁控溅射后SiC颗粒表面直接得到的Mo涂层为非晶态,结晶化热处理后,变为致密平整的晶态Mo涂层。磁控溅射时间对Mo涂层厚度和复合材料导热性能影响明显。随磁控溅射时间的增加,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呈先增后减趋势。采用磁控溅射9h镀Mo改性并经过800℃结晶化热处理的SiC复合粉体在850℃下热压烧结制备的SiCp/Cu复合材料(VSiC=50%),其热导率达到了最高值274.056W/(m·K)。  相似文献   
545.
针对空军主战飞机维修保障效能难以评估的问题,首次提出了主战飞机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飞机维修保障系统运行过程,按照"投入-产出"的原则,建立了主战飞机维修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信息熵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构建出了基于熵权和灰色聚类的评估指标赋权模型。结合实例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46.
547.
简要论述了先进防弹复合材料在舰艇装甲防护中的应用 ,针对中小型舰艇设置轻型复合装甲的目的 ,进一步论证分析了舰艇轻型复合装甲的防御目标和防护部位 ,并结合典型防御目标———导弹爆炸破片的杀伤威力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548.
549.
提出基于张量分解的聚类算法,能够同时处理网络中多类型、多语义关系的异构信息。网络信息体系中的各种异构信息被建模为一个多维张量,异构信息之间丰富的语义关系建模为张量中的元素。提出有效的张量分解方法,将不同类型的信息对象一次性划分到不同的簇中。在人工合成的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聚类方法可以很好地处理网络信息体系中的异构信息聚类问题,并且性能优于现有的聚类方法。  相似文献   
550.
工事集体防护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技术战争条件下,工事集体防护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贫铀弹、燃料空气炸弹等在战场上的大量使用及生、化武器的发展,对工事集体防护不断提出挑战;“以人为本”的战争观对工事防护提出了新要求.变压吸附、低温等离子体、光催化、光纤维技术的发展,为工事集体防护性能的提高提供了机遇.目前我国政治环境稳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我们应当利用当前有利时机,针对现代战争的特点,采用各种有效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事的集体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