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针对主 /被动雷达复合制导中的被动雷达只有角度信息而无径向距离信息 ,当被动雷达与目标间的相对加速度为零时 ,目标的距离状态是不可观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旨在获取被动雷达径向距离信息的方法 ,从而可利用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的角度和径向距离信息进行数据融合。仿真结果表明 ,利用此方法可得到较好的数据融合效果。  相似文献   
162.
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射击的效力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岸上线目标、面目标进行间接射击时 ,射击效力指标 (相对毁伤目标长度或相对毁伤目标面积数学期望 )的计算进行了讨论。推导出在弹丸的毁伤半径和射击误差不变的情况下 ,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以及相对毁伤长度或面积同目标长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3.
许广 《宁夏科技》2000,(6):42-44
近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发展很快,而建筑用地日趋紧张,建筑工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地基越来越多,而地基与基础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造价比例又相当高,因此,地基设计和处理问题的重要性也就比较显著。这种客观形势大大地促进了我国“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目前复合地基的应用技术发展也很快,尚有不少值得讨论的问题。   所谓“复合地基”,系在天然地基中加入可以提高地基性能 (强度、变形模量、稳定性 )的建筑材料所形成的地基。例如:振动砂石桩、振冲碎石桩、灰土挤密桩地基和素混凝土挤密桩地基等。复合地基有几个明显的特点: (1…  相似文献   
164.
本文提出了利用地炮对敌武装直升机行拦阻射击的方法,并依据武装直升机的分布情况,探讨了毁伤程度的计算方法.这对衡量地炮打敌武装直升机的射击效果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5.
为增强聚能战斗部的后效毁伤能力,设计一种金属药型罩与PTFE/Al反应材料相结合的后效毁伤聚能战斗部,并通过数值仿真进行改进与分析;开展后效毁伤战斗部静爆试验,并结合数值仿真对含能毁伤元的成型、侵彻和后效作用过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加装挡环可以有效调整PTFE/Al在成型过程中的位置,使其位于惰性弹丸之后;相较于单一惰性药型罩聚能装药,在原有破甲能力基础上,破甲后的空气冲击波强度明显增强,后效毁伤能力提升显著;反应材料在靶板内的反应扩孔作用是削弱后效冲击波强度的主要原因,适当提高反应材料的反应阈值可增强后效冲击波强度;综合分析影响毁伤性能的因素,认为半Cu罩结构的毁伤效果更好。研究成果可为增强聚能战斗部后效毁伤能力的设计提供重要参考与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66.
协同作战作为未来战场针对关键目标的重要打击形式。多弹协同爆炸时,冲击波等多毁伤元相互交会、耦合,作用载荷异常复杂,进而导致目标出现新的毁伤模式,为协同毁伤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此,国内外学者针对协同爆炸时冲击波叠加效应、目标结构的响应规律、毁伤效应及毁伤评估方法等方面,开展了地面技术兵器、建筑等目标的多次多弹协同打击研究。从协同爆炸毁伤元特性、部分目标的结构响应和仿真研究手段等3个方面论述了目前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开展多次多弹协同爆炸的毁伤效应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7.
为了揭示起爆方式及隔爆层对杀爆战斗部破片初速的影响规律,指导威力可调杀伤战斗部设计,运用AUTODYN-3D软件,计算了不同起爆方式、隔爆层厚度及材料下复合装药预制破片战斗部破片初速。结果表明:装药条件一致时,2种起爆方式得到的破片毁伤元速度差异明显,隔爆层厚度取4、 6、8、10和12 mm时,采用内外3点起爆方式破片速度比中心单点起爆分别提高16%、15%、13%、11%和8%。尼龙和聚氨酯隔爆效果较好,铝隔爆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68.
针对简易航弹原有方案弹道导引方法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复合制导总体方案,设计了基于虚拟导引的制导控制系统。首先比较了复合制导控制与原有方案弹道方法,随后设计了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鲁棒制导律,并进一步利用参数空间法设计俯仰回路的飞行控制律,最后进行了制导控制系统六自由度数字仿真。理论分析与仿真研究表明了设计的合理性及复合制导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9.
雷达海杂波的K分布复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真实海杂波数据出发,对低擦地角雷达海杂波的复合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其幅度分布特性可以用复合K分布模型较好地描述,相关函数具有与幅度分布一致的复合特性,功率谱的时频统计近似服从周期的高斯分布,提出用于估计K分布形状参数的海杂波数据长度必须大于调制分量的调制周期.该结论有望提高现有海杂波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0.
针对炸弹的弹体特性和"惯性/卫星"制导的特点,提出了中制导与最优末制导相结合的串联复合制导律。中制导通过程序实时解算最优攻角使炸弹升阻比最大以增加炸弹射程,末制导利用最优控制理论以最小的控制能量来保证足够大的弹着角,从而使得制导炸弹射程和杀伤威力都取得满意效果。并以某型"惯性/卫星"制导炸弹为例进行了仿真计算,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可行,为"惯性/卫星"制导炸弹制导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