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张芳 《军事历史》2011,(6):55-59
中国共产党从建立第一支武装力量起,就已开始了对军事外交工作的实践探索与理论创造,革命战争年代的对外军事交往为新中国的军事外交奠定了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军事外交思想的起源。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军事外交实践的历程回顾与特点的理论探析,对研究中国的军事外交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2.
军事外交战略运用的历史演变,在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历史内涵,但都反映了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人类社会世界观和战争观的本质内容,总体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多元、从局部地域到全球空间的变迁。探析这一演变,利于我们今天不断提升军事外交战略运用水平,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创造良好外部安全环境。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2月4日,日本“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正式成立,并召开了首次会议。它效仿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创建,主要负责研讨日本中长期战略,进行有关日本外交、安保以及危机管理的决策,由首相安倍晋三任主席,常设由首相  相似文献   
14.
声音     
《国防科技工业》2012,(12):10-10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有智慧和能力建造和发展自己的航母。目前,歼-15舰载机还在按照计划开展相关试验和训练工作,将按计划装备部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雁生未来国产航母将采用弹射起飞技术,固定翼飞机在滑跃甲板上起降难度很大,而且在这类航母上只能使用直升机作为舰载预警机。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2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任命俄常驻北约代l表罗戈津为主管国防工业的副总理。而在此之前不久,梅德韦杰夫还解除了主管国防采购的副防长莫克列佐夫的职务。高层对国防领域的“两记重拳”,在俄罗斯各界引起了轩然大波。俄媒体纷纷为重振国防工业谏言献策,并对这位以词锋犀利著称、曾令北约苦不堪言的新任副总理罗戈津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日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双方使用了包括政治、经济、外交、军事在内的一切能动用的手段和力量,向对方宣示自身在钓鱼岛海域的主权。  相似文献   
17.
自4月10日以来,由菲律宾试图抓扣在黄岩岛附近正常作业的中国渔民而引发的中菲黄岩岛事件仍在持续发酵。事件发生后,中国政府出于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考虑,一直致力于采取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但菲律宾政府却阳奉阴违,表面上称要与中国展开对话,背后却制造反华舆论、派出军舰与中国海监船对峙、拉拢美国介入、给黄岩岛改名、鼓动民众进行反华示威等小动作频频,不断侵犯中国主权。  相似文献   
18.
飞雪 《现代舰船》2012,(9):18-20
中国南海态度的转变,说明了中国外交不再拘泥于"意识形态",而选择了"现实利益"。但现实利益的维护,并非简单的宣示就可解决,需要中国政府、民间力量及普通公民戮力同心。三沙建市的玄机7月初,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出席"世界和平论坛"开幕式时,公开表示:中国将继续妥善处理与有关国家的分歧和摩擦,在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世纪之交,我国的安全环境处于历史上较好的时期,但也潜藏着较多的不稳定因素。冷战后我国的安全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主要表现: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实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际地位不断上升,成为维护和平的一支重要力量;二是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美俄日等大国关系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孔令铜 《国防》2001,(4):1-1
布什入主白宫之后,他和他的国家安全要员不顾中俄等大国的反对以及其盟友的异议,执意要发展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即NMD。为此,美国空军还组织了一次以大空为主要战场的大规模演习。于是,一场争夺外层空间和反导优势的军备竞赛若箭在弦上,大国之间的战略平衡平添了许多新的变数。美国已经有了“无不陷之矛”,而今又要打造“莫不陷之盾”,除了其内政外交上的需要之外,恐怕是有一点“惟我独尊”的虚妄。因为这样一来,等于是要推出一个关于矛与盾寓言的现代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