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信不信由你     
《环球军事》2014,(22):70-70
兵变在美军史上真不多见,但战功显赫的纽约国民警卫队第69步兵团哗变过两回,而且还都理直气壮。第69团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兵多是来自纽约的爱尔兰裔,民族自豪感特别强,一提英国人就气不打一处来。1860年10月,威尔士亲王(后来的爱德华七世)造访纽约,第69步兵团担负仪仗,但团长科考伦以下个个拒不从命,以示抗议英国压迫爱尔兰。闹出了外交事件的科考伦团长被送上军事法庭。好在数月之后,南北战争爆发,第69步兵团开赴前线,科考伦团长重掌指挥权。  相似文献   
52.
从建国到二战时期美国的防务外交,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复杂、从本土到全球的演变过程。国家安全战略、军事战略的不断调整,导致美国防务外交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变化。  相似文献   
53.
士六日较重     
进人21世纪,炮舰外交转型为传潘外交。随着以“鸟鸣”比喻信息传播“短、频、快”时代的到来,草根与精英在互联网上博弈的平台也随着Faceb00k(脸谱)、Y0uTube、Twitter(推特)等新媒体网站的兴起而迅猛推进。文化领域的“软战争”从幕后走向前台,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挑战也自然包括了这一隐形战场上的较量。交战双方在不流血的互联网上“厮杀”,其“伤亡”与“代价”并不啻于流血的战争。  相似文献   
54.
新中国军事外交大致可以划分为改革开放前的军事外交实践、改革开放初期的军事外交实践、以新安全观为指导的军事外交三个时期。进入20世纪90年代,形成了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军事外交格局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党对军事外交工作的指导始终坚持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在强调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从而表现出较大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一以贯之地坚持基本原则与立场从而表现出继承性。回顾党指导新中国军事外交的实践历程,总结历史经验,对于进一步推动新世纪新阶段军事外交的科学发展,开创军事外交和国家总体外交的新局面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55.
撤侨是一个国家的政府通过外交手段,把侨居在其他国家的本国人员撤回本国政府的行政区域的外交行为。本文对中外几次成功的撤侨案例进行扼要回顾。实际上,与中外历史上的几次撤侨事件相比,中国撤离利比亚中方人员的行动是非常成功的。  相似文献   
56.
具有类似利益的国际事务参与者越来越多。表明中国面对像利比亚这样的冲突时,需要运用更灵活的外交努力和更大的金融参与。在这种情况下.原本旨在减少中国全球参与和责任的不干涉政策,已经演变为一种不利的外交政策,会对中国追求自身利益的活动产生不利影响。而且,外部世界要求中国承担更多责任,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相似文献   
57.
孙力舟 《环球军事》2011,(18):22-23
在这场局部战争中,中国虽然没有直接卷入,但由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海外经济利益的扩展,这场战争很难说是“事不关己”。  相似文献   
58.
戚大伟 《国防科技》2021,42(6):10-14
后苏联时代的俄罗斯未能维持其在太空安全领域的优势,已不再是太空军事强国。本文首先梳理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发展历程,其次,讨论了俄罗斯在太空安全治理和防止太空武器化方面的外交倡议,最后总结了俄罗斯太空安全政策的特征。本研究认为,自21世纪初起,俄罗斯逐渐开始复兴其太空军事力量,力图使其太空安全政策适应新的地缘政治格局,不仅积极调整其航天计划,对其航天工业体系、航天机构和航天资产进行简化、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还谋求“非对称”反制策略,并在联合国框架内积极开展“太空外交倡议”,以应对美国太空武器化所带来的威胁和挑战,同时推动禁止太空武器化进程。  相似文献   
59.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最高峰,标志着中国古典小说思想和艺术的最高成就.这部小说所塑造的人物之众多,描写景观之细致,反映礼仪之繁杂,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极其罕见的.  相似文献   
60.
高嘉懿 《军事历史研究》2005,362(3):105-116
本文阐述了晚清法越问题的历史渊源,对中法战争中清政府的内外处境和应对措施,以及与之有关的外交政策进行了客观中肯的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