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彭光谦 《国防》2002,(5):14-15
今年人大会上,我国政府宣布2002年度的国防开支有所增加,但无论就其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说,在世界范围内仍然是低水平的.我国的国防开支不仅难以与发达国家相比,即使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不在前列.以中国的国防开支为由,渲染所谓"中国军事威胁论",完全是徒劳和别有用心的.  相似文献   
92.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一个和平的国内外环境。邓小平经过对世界局势的深刻观察,提出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把争取和平作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注重捕捉历史机遇,实事求是地调整对外政策;广交朋友,但不当头、不称霸,为争取社会主义建设的良好国际环境指明了方向,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3.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建设强大的国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晟  李华 《国防》2006,(1):1-6
和平发展的根本是以经济制度为主的国家制度创新,但国家制度的创新必须在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下进行。强大的国防是营造安全稳定的内外环境的基本手段,是国家制度创新的基本保障。和平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随着中国经济深入融入世界,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需要有效的国防建设支撑,强大的国防是维护中国经济发展动力的基本要求。中国要实现和平发展更需要强大的外交能力,但当代及未来可预见的时期内,军事实力仍是国家外交能力的重要标志,强大的国防是培育、发展外交能力的基础。国家发展有着重要的文化根源,中国的和平发展首先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振兴与凝聚,尚武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强大的国防是先进文化的重要母体和基本保障。新世纪新阶段,中国要创建和谐社会,要实现和平发展,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国防。  相似文献   
94.
魏岳江 《国防》2007,(8):16-18
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阶段,是紧贴实战的训练活动,是战争的预实践.军事演习的种类较多,其中,"检验性演习"和"研究性演习"是"玩真的",都是实弹、实爆、实兵演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联合军事演习在媒体上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95.
邓小平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高瞻远瞩,以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家、战略家和外交家的胆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的重要方针政策,开创了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在他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的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外交原则和高超的艺术,在制定各项外交政策和处理国际事务中,这些原则和艺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6.
《宁夏科技》2002,(8):45-45
『法新社纽约7月29日电』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今天说,美国正面临着全球性的形象问题,反恐怖战争使这个问题不仅仅限于伊斯兰世界而是延伸到了其最亲密的盟友中。  相似文献   
97.
军舰访问     
王可 《当代海军》2002,(10):36-36
  相似文献   
98.
李衡 《国防》2003,(11):33-34
边防会谈会晤是军事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处理双边日常事务的主渠道。随着我周边关系的不断改善,边防会谈会晤工作日益活跃,交往形式日趋多样,内容不断丰富。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友好交往,可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合作.为保持边境地区安全稳定创造  相似文献   
99.
战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仍、兼并激烈的时代,是中国历史由长期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时代。战争的结果是,秦国以强大的军事实力和灵活的连横外交手段,于公元前221年吞灭六国而一统天下。今日回首这段历史,我们在为秦国开创封建王朝新纪元而感到钦佩的同时,也不禁为六国被灭亡的结局而扼腕叹息:  相似文献   
100.
近年来,中国的军事外交活动越来越活跃,反映出当代中国军事外交积极主动、开放透明、多边协作、务实负责的新趋向。透过这些新趋向可以看到,中国军事外交将为中国的和平发展、为世界的和平安全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