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兵团建设》2010,(2):42-42
1948年春夏,蒋介石政权内外交困,摇摇欲坠。面对严峻的形势.国民党党内怨蒋批蒋的声浪日盛一日,为此,蒋介石召集了国民党中央委员、候补委员及各省、市的负责人,在南京召开了一次高层党政检讨会。  相似文献   
92.
自伊拉克战争结束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将伊朗、朝鲜和台海视为三个最易引发战争的高危地区。现在.六方会谈框架的存在缓解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国民党在台湾岛内“大选”的胜利暂时浇灭了台独的火焰.但是.中东的伊朗问题仍然存在很大变数.它好比一个危险的火药桶,没人知道嗤嗤燃烧的导火索何时会烧到尽头。2007年底.美国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相似文献   
93.
杨忠民 《国防》2008,(12):21-22
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概念,是美军于1993年提出来的,是指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目的,使用军事及相关力量,以非暴力或有限暴力手段遂行的非战争形态的军事活动,主要包括  相似文献   
94.
说起“青岛”舰,人们自然会想起2002年初夏的我海军舰艇编队环球航行之旅。此次环球航行访问,不仅圆了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填补了中国在世界环球航行名单中的空白,也让世界记住了“青岛”舰。  相似文献   
95.
俞杰 《国防科技》2002,(1):43-44
2001年10月3日,在欧盟和俄罗斯首脑会晤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普京总统语出惊人,声称:“如果北约变成一个更加政治化的组织,俄罗斯可以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对待北约东扩。”他同时强调:“如果俄罗斯也被包括在这种政治化进程之内,那么俄将自然而然地改变对北约东扩的  相似文献   
96.
用仪仗队迎送国际宾客,是一种重要的外交礼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适应外交工作的需要,即成立了仪仗队。早期的仪仗队只有一个排,随着任务的增多,来往客人的等级也越来越高,仪仗队也由小到大,逐步走向正规。到1953年6月,正式成立了仪仗营。仪仗队员们,牢记祖国人民的重托,以饱满的精神,严整的军容,威武的雄姿,刚健的步伐,为国家圆满地完成了一次次重要的迎送外宾任务,在客人面前展示了军威和国威,为共和国赢得了荣誉,为八一军旗增添了光辉。  相似文献   
97.
魏岳江 《国防》2007,(8):16-18
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军事训练的最高阶段,是紧贴实战的训练活动,是战争的预实践.军事演习的种类较多,其中,"检验性演习"和"研究性演习"是"玩真的",都是实弹、实爆、实兵演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联合军事演习在媒体上频频出现.  相似文献   
98.
《政工学刊》2011,(12):14-15
一、反劫船营救行动国际影响大、透明度高,政治工作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法纪观念,确保上级决策意图的顺利实现。强化政治意识。反劫船营救行动政治含量高,稍有不慎就会给国家政治外交造成负面影响。要自觉站在国家政治、外交大局的高度,  相似文献   
99.
王治平  汪勇健 《国防》2013,(6):54-55
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面临的重大任务。在海上维权斗争中民兵应如何发挥作用,是当前亟待研究探讨的现实问题。我们认为,民兵亦军亦民,组织民兵实施维权行动,既能强化存在,又可降低对抗烈度;民兵较之于民众,组织性强,便于指挥控制,有利于维权行动的组织;民兵数量众多,有利于形成维权声势,在配合军事和外交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一、民兵参加海上维权斗争作战使用样式海上民兵分队具有数量多、分布广、行动敏感度低、活动隐蔽性强等优势,如果将其纳入海上维权力量体系,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能力“短板”。海上民兵分队参加海上维权可采取以下三类行动样式。  相似文献   
100.
刘庆 《环球军事》2013,(2):20-22
近日,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近藤大介刊文称,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以自己第一届政权时期的外务省外务次官谷内正太郎为中心,努力统筹“自由海洋之弧”新构想。明眼人立刻可以看出,这既代表又一个新名词的诞生,更代表日本外交政策的又一轮调整。究其实质,这更像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遏制之弧”,反映日本这个“海洋国家”的总体心态开始从满怀激情走向空前阴郁。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的外交战略构想多如牛毛,几乎每隔一个时期就有新名词出台,让世界看得目不暇接。但这些构想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以价值观外交为中心,而最终以遏制特定对象为目标。如早在2006年11月,时任第一届安倍政权外相的麻生太郎就在演讲中同时提出了“价值观外交”和“自由与繁荣之弧”概念,企图将欧亚大陆周边所谓“新兴民主主义国家”连成带状。其后,安倍晋三又在此构架下重点推进“四国价值观同盟”或者叫“民主国家联盟”,并在任内取得一定进展。就在去年12月底再次上台执政后,安倍晋三迅速与周边数国元首电话沟通,以实现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双边关系上,要纵观全球,拟定战略”的夙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