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41.
近日,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军事科学院抗战史研究专家刘庭华撰写的《中国抗日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统计》一书,作者在"后记"中诗云:"六十甲子是非论,史坛劳力一牛翁.卅载战史探龙宫穴,两鬓白发珠难寻".可以说,这是作者集几十年心血收集整理大量珍珠即各种统计数据、表格和潜心研究抗战史独具创新观点的一部学术性著作,是一部史论与史料俱佳的抗日战争史研究力作. 该书分为"论纲"、"统计"和"附录"三部分."论纲"部分汇集了作者代表性的论文12篇,如"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演变"、"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敌后战场的历史功绩"、"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中华民族的伟大壮举——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大贡献"、"日本对台湾关系百年史论"、"东京审判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等等.它大体反映了作者研究抗日战争史的广度和深度.如"九一八是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一文,是作者在1986年发表的"关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分期和阶段划分"一文中的一部分.作者提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应该从九一八事变算起,14年的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国抗战"两个时期、七个阶段,七七事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点,当时在全国史学界引起了重大反响.又如,作者在"关于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地位"一文中提出,1941年以前的中国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仍是中国抗战的主战场.再如"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及教训"一文,作者提出军事准备仓促、对投降日军"以德报怨"、 放弃战争赔款,是造成战后日本至今不承认侵略责任与罪行,否认侵华历史的重要渊源,等等,突破了传统观点,给人耳目一新的启迪,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142.
诺门罕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苏之间发生的一场以日军的彻底失败而告终的作战行动.战役中,日本在对敌方的意图、实力、战法以及对国际形势的分析判断上,都出现了先入为主、 “镜像”思维等失误.  相似文献   
143.
熊敏 《中国军转民》2006,(10):20-22
一、构建和谐军工企业,发展是基础。以发展促和谐,通过发展经济不断增强和谐军工企业建设的物质基础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简称洪都集团公司)是创建于1951年的我国航空工业奠基企业之一。55年来,洪都集团公司创造了中国航空工业史上“十个第一”的辉煌业绩,但也有过艰难困苦的时候,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度陷入举步为艰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洪都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敏锐抓住新军事变革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机遇期带来的机遇,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紧紧依靠发展来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以发展促和谐,通过发展不断增强和谐军工企业建设…  相似文献   
144.
145.
抗战八年,国民政府经反复争取,获得了一定数额的外国军事援助。这些外国军事援助有助于正面战场的维持。本文从总体上考察了战时外国军事援助的基本情况与主要内容,力求在此基础上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46.
历史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时间的车轮滚动到新世纪的今天,尽管曾于水深火热中挣扎求救的孱弱、腐朽的清政府已不复存在,但近代中国受尽列强凌辱、任人瓜分宰割的民族灾难却不容忘记:被迫与外国列强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丧失泱泱大国应有的地位和尊严的事实不容遗忘。清政府之所以软弱可欺,除军备松弛、外强中干之外,根本上还是缺少“誓与中华共存亡”的决战力量和决战精神,相反,内部却有一批卖国求荣、崇洋媚外的“主和派”势力占据上风、左右政局、以屈求和,致使外国列强肆意践踏中华土地却还“理直气壮”。  相似文献   
147.
中国军事学(古时叫兵学)始于上古,历经数千载,著述数万卷,堪称世界文化的瑰宝。有人在概括中国文化时,将其概括为"兵、农、医、艺"四个方面,兵在其首。显然中国军事学的发展在历史上是有其重要地位的,它既是中国军事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史和学术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学术界的关注,给予科学的批判性总结。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备的军事学史资料,没有一部完整的中国军事学史。本文拟就中国军事学自古至今大致发展的历史情况,以及对这一历史研究的缺憾和应对之策,试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8.
值世纪之交,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第四卷(大战的最后较量、结局与总结),由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五卷集《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篇幅最大的一卷,着重阐述1944年1月至1945年9月期间所发生的重要军事政治事件,各主要参战国的武装力量建设和军事学术的发展,各主要同盟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主要贡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划时代影响和留给后人的启示。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新意,颇具特色:(一)科学地表达了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的基本观点,端正了国际视听。半个多世纪…  相似文献   
149.
自人类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国家的建立和完善,法制就逐步成为国防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之一。特别是在当今世界,通过加强国防法制来规范和保障国防建设,以有效地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选择。国防法制的首要环节是国防立法,其基础性工程就是制定国防基本法。这部法律的地位仅在宪法之下,而在其他国防法律之上,具有诠  相似文献   
150.
邵全方 《当代海军》2001,(12):45-45
1955年5月的一天,支队曾爱溪副司令员把我叫到作战指挥室,通知我立即到舰队司令部报到,去执行一个紧急任务。在舰队司令部,遇到与我一同被召见的“古田”舰水雷长金树谦、装备部水雷技师陈炳成。舰队作战处冯参谋向我们介绍了情况,说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