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据印度媒体《印度教徒报》报道,印度近日在濒临奥里萨邦的惠勒岛发射场,成功试射了射程达到3500千米的“烈火3”型(Agni Ⅲ)弹道导弹。Agni是印度神话中的火神。  相似文献   
42.
在二战之后的65年中,俄罗斯人同大部分国家的人一同享受着二战之后宝贵的和平期,而这一和平是通过遏制手段所取得的。遏制手段所凭借的是一系列遏制力量,当然,这其中首先就是核力量。这些遏制力量不断发展、完善,并不断的与侵略力量构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一些主要大国可能早就打算消灭自己的敌手,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因为如果爆发战争,他们自己也将被消灭。但是,在这65年的和平期中,一些人也在不断的寻找着破坏这种遏制力量与侵略力量相对平衡的局面。在这个由遏制力量构成的体系中有没有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43.
《现代军事》2008,(4):15-15
2008年2月26日。印度进行了首次海上潜射弹道导弹试射。试射的K-15导弹可携带核弹头,将装备印度正在研制的核潜艇。印度国防部称.导弹的成功试射,使印度潜射弹道导弹技术向前迈进一大步,不仅将推动印度“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发展,而且为印度谋求二次核打击能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4.
在核武器问题上,美国与前苏联/俄罗斯的对峙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除此之外,美俄两强之外的其他有核国家,如英国、法国、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甚至是刚刚迈过核门槛的朝鲜,也都遵循着保存核武器的方针。本文原文发表于俄罗斯《每日杂志》,作者系俄罗斯著名核武器专家,原战略火箭兵总参谋长,退役上将维克托·叶辛,  相似文献   
45.
2007年12月25日一天,俄罗斯接连发射两枚弹道导弹,其中包括从位于巴伦支海水域的“图拉”号核潜艇上发射一枚RSM-54(北约代号SS-N-23“轻舟”)潜射弹道导弹,以及从普列谢茨克发射场发射一枚RS-24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发射都取得了成功。俄罗斯最近表示,在2008年将至少试射11次洲际导弹,2009年后的试射频度将在此基础上再增加1倍,从而”确保在任何情况下,俄罗斯核威慑力量都不被削弱”。  相似文献   
46.
本文基于美国国防部机构、海军、空军和天军2021财年的国防预算文件,梳理出与核电磁脉冲科研活动相关的12个课题,并通过统计对比,提炼出美军核电磁脉冲科研活动的主要内容及关注点.统计结果显示,这些课题均属于"研究、开发、试验与鉴定"范畴,涉及国防科研预算8个子类中的6个,预算总金额为5.28亿美元.总体而言,美军2021...  相似文献   
47.
朱伟 《当代海军》2006,(11):63-65
俄罗斯北方舰队在太平洋舰队9月举行了一场海上战略核力量演习。演习期间,分别从北冰洋和太平洋的核潜艇上向俄罗斯西北端靶场(即欧洲方向)试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俄国防部有关人士称,不排除这与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防御系统的计划有关。  相似文献   
48.
2006年度俄罗斯在削减核库存的同时,仍在继续发展新型陆基和海基核力量。据估计,2007年初俄罗斯现役核武库中约有5670枚实战型核弹头,包括约3340枚战略核弹头(比去年略有减少)及2330枚非战略弹头(如表1、表2所示);此外,俄罗斯核库存中尚有9300枚核弹头处于备用或待拆解状态。因此,俄罗斯现有核弹头的总库存量大约是15000枚。  相似文献   
49.
黄永宏 《国防》2015,(1):4-5
本届香山论坛的主题是"合作与共赢:构建亚洲命运共同体",我们觉得这个主题恰逢其时。很多经济学家把21世纪说成是亚洲世纪,因为亚洲现在是世界经济的中心,亚洲正在崛起。中国的增长吸引了很多国家的注意,因为中国块头大,中国增速快。二战结束时,亚洲的G D P不到世界的20%,很多国家还处于殖民统治之下。后来,邓小平倡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日本的发展和印度的发展带来了亚洲贸易的繁荣,东南亚国家获得了独  相似文献   
50.
拉台温 《国防》2015,(1):8-9
21世纪被视作是亚洲世纪,或者说太平洋世纪。根据全球人口统计,亚洲人口占全球人口60%,亚太地区似乎拥有世界中产阶级的大多数,占到了世界消费的多数。欧洲70%和世界50%的集装箱都要经过印度洋,世界地缘政治力量正从西方转到东方,使得亚太地区越来越成为世界的中心。亚洲国家对于西方越来越重要,在世界经济和政治舞台的作用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