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2011年10月5日,在泰、缅、老交界的所谓"金三角"地区,2艘航行在湄公河(澜沧江)的中国商船遭袭,所有13名船员都遭到了惨杀,此事震惊了全国。然而据笔者所知,在"金三角"的湄公河上被袭的中国商船绝非首次,早在2007年,便有一位名为白军(音)的中国船员在河上"危险水域"——缅甸孟喜滩附近被枪杀。2009年2月18日清晨,4~5艘中  相似文献   
92.
《现代舰船》2011,(12):56
潜艇在大风浪中航行实施潜水时,由于风浪的影响,会给潜水操纵带来复杂性。大风浪对潜水操纵带来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使主压载水舱注水不均匀而延误潜水时间,并易发生纵横倾。  相似文献   
93.
不久前,美国“旧金山”号核潜艇在太平洋500米深的水下航行时,撞上了一座海底山峰,导致60多人受伤。该事件说明,广阔的海洋并不都是潜艇任意驰骋的场所。只有周密的海洋测绘才能保证航行安全。从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至2001年,核潜艇发生的各类碰撞事故有15起,其中美国有13起。影响潜艇航行安全的主要是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海洋大气环境和海洋水声环境等。海洋空间地理环境涉及海水深度、碍  相似文献   
94.
95.
《现代舰船》2011,(2):34
无人系统重点发展智能反潜无人航行器2010年2月,美国军方启动了"反潜战持续跟踪无人航行器"(ACTUV)计划。这种无人智能反潜艇主要针对那些廉价同时安静性又非常好的常规潜艇,它能连续数月在大洋中自动跟踪后者。使用ACTUV跟踪敌方潜艇,由于它无人操控,因而不太需要担心其遭到潜艇的鱼雷攻击。它可以在潜艇正上方紧紧地跟踪潜艇,这使跟踪  相似文献   
96.
本期起我们将把目光重新投回西方。我们知道西方最初的船舶兴起于欧洲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公元前2世纪之后,罗马人控制了整个地中海的贸易活动,海上活动的繁荣推动了船舶技术的发展,到公元2世纪时,地中海船舶的设计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这时期典型的罗马商船已经靠帆航行了,船长可以达到30米,载重也超过100吨。不过此时的战船主力仍然是桨帆并用的。相比之下,欧洲北部的船舶技术水平并不算高,直到13世纪北欧海上贸易兴盛,情况才出现改变。  相似文献   
97.
98.
杨勇  张虎  杨剑锋 《当代海军》2006,(11):66-67
潜艇,又称潜水艇。它是在水下航行并主要用于对敌方陆上,水上目标进行攻击,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等作战活动的舰船,潜艇作为海军的主要舰种之一,具有隐蔽性好,突击力强,续航力大,自给力强等特点,备受各国海军的重视。经过大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潜艇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家族,拥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99.
鱼雷雷体特性对其惯性深控系统阶跃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对比了两种鱼雷雷体特性对惯性深控系统阶跃响应的影响 ,从中找出对鱼雷定深航行稳定性有较大影响的雷体参数 ,可以为鱼雷总体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
潜艇素以“隐蔽歼敌”著称,加之潜射巡航导弹的发展,从而对航空母舰战斗群形成巨大威胁。为了防备暗箭伤人,航空母舰编队的反潜防御是按照远、中、近三个反潜警戒区来划分兵力的,以使敌潜艇对目标进行攻击时必须突破航空兵、反潜潜艇、水面舰艇的纵深梯次防御,并力争在潜射武器攻击距离之外发现并摧毁敌方潜艇。目前,美国航空母舰战斗群航行序列下的正常反潜防范范围约为200千米,可分为三道反潜防御屏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