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0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61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21.
充分发挥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永利 《国防》2011,(2):62-63
大学生军训作为新生入学后的第一课,将国防教育、纪律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体育训练等有机融合在一起,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意志品质的磨炼和思想意识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因此,充分发挥好大学生军训的育人功能,必将有力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22.
军事训练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做好大学生的军事训练工作,应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一要科学设置内容,强化军训的实用性。调查显示,独生子女已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423.
田继光 《国防》2011,(4):55-56
征集大学生入伍,是适应新时期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需要,提高兵员质量的重大举措。在工作实践中,要着眼特点规律,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研究探索,努力推进大学生征集工作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424.
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征集高素质兵员是基础。然而,近两年来适龄青年特别是高校学生的参军热情明显下降,几至难以完成征集任务。为解决这个矛盾,今年我们先后到湖南工业大学、株洲职业技术学  相似文献   
425.
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大学生村官队伍不断壮大。将大学生村官作为民兵干部选配的重点,努力塑造一支高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村民兵干部队伍,对于推动农村民兵建设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地方军事机关特别是县(市、区)人武部,要着眼提高农村民兵干部  相似文献   
426.
胡博  吴成勇 《国防》2011,(11):57
着眼"当兵冷、征兵难"问题,沈阳军区和东北三省紧密结合实际,及时调整优待政策,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完成今冬征兵任务。一是出台超常举措,明确城镇兵自谋职业补助金按在岗职工年均工资的2倍左右发放;增加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招聘定向招录退役大学生士兵的比例;基层专武干部岗位重点招录优秀退役  相似文献   
427.
杨培 《国防》2011,(11):70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征兵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矛盾:农非优抚待遇差别较大,严重制约征兵任务完成;国家虽然出台了应届毕业大学生参军实行学费补偿和贷款代偿的规定,但标准较低,没有很好地调动大学毕业生参军的积极性;部分  相似文献   
428.
宋九伟 《国防》2011,(12):43
红旗招展,标语醒目,歌声飞扬,口号响亮。这是记者在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武装部与该区相关单位联合组织的2011年昌平区冬季征兵集中宣传日看到的活跃场面。昌平区不仅是北京高等院校比较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率先实行在大学生中进行普通士兵征集的试  相似文献   
429.
陈四林  辛昕 《国防》2011,(8):60-62
为解决"征兵难"、"征集高素质兵员难"(以下简称征兵"两难"),2009年国家和军队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征兵优惠政策,大学生参军入伍热快速升温。但2010年底,各地参军热降温明显,兵员质量总体上也不容乐观。同时部队反映,当前部分士兵素质在满足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要求上存在一定差距。对此,笔者就征兵"两难"的主要原因和对策措施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30.
徐滔  韩勇  张军 《国防》2011,(4):30
江苏省现有普通高校124所,在校大学生177万人,两者数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年来,该省军地有关部门积极适应形势和任务发展的需要,把提高大学生国防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