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针对反导导弹战斗部的性能特点,以灰色关联理论为基础,采用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判,建立了反导导弹战斗部作战效能评估模型.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完整性,最终为决策者做出合理的作战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2.
在深入研究舰艇编队协同反导作战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构建了舰艇编队协同反导网络模型。针对构建网络,提出了网络抗毁性测度指标,分析网络遭受随机攻击和选择性攻击后网络测度的变化,仿真结果表明决策器之间的连接对网络的抗毁性更加敏感。  相似文献   
83.
在分析舰载有源干扰系统组成及战术运用方式的基础上,对有源干扰对抗反舰导弹的作用机理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研究,提出了现役反舰导弹跟踪干扰源的战场威胁,探索性地提出了舰载有源干扰有效应对这种战场威胁的战术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84.
在应对可信的精确打击威胁时,本方需要将提升加固能力、迅速组织隐蔽和跑道抢修、强化主动防御(如部署”爱国者”和“萨德”反导系统等),以及远离威胁区域等有机结合起来。打击范围是关键,本方基地离敌方越近,敌方就越有可能使用更多的进攻火力,本方因而要采取更多的加固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敌方实力足够强大,而本方基地又离敌方过近,本方即便对基地采取再多的加固措施也是徒劳。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中段反导指挥控制能力生成的要素基础建设机理、要素集成聚优机理和要素联动涌效机理,构建了中段反导指挥控制能力总体构成框架,并对作战能力具体构成进行了分析,可为反导指挥控制系统建设及作战效能评估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6.
为探寻更加适用的反导作战目标分配方法,对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目标分配及目标分配模型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目标分配模型构建的基本思路。分别建立了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和反导作战单元拦截有利度分析的指标体系,通过归一化处理和权重赋值构建了弹道导弹威胁度评估模型和反导作战单元拦截有利度分析模型。结合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火力运用的实际需求,对匈牙利法进行了基于火力转移的适应性改进,构建了基于改进匈牙利法的多层反导协同作战目标分配模型,并以多层反导作战想定为背景,运用模型对案例进行了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87.
美国海军水面战中心达黑格伦分部为美国海军研究办公室(ONR)开发出一种在防御高速、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ASCMS)方面非常有效的技术。此技术使用了一种新的杀伤机理,利用一堵水墙,为舰船提供一种低成本的、普遍适用的末端防御。水障或水墙由多枚水下炸药在浅水处爆炸产生,用来保护舰艇免遭掠海导弹的攻击。这种末端防御被用来减低或阻止在近距离范围内飞来的导弹碎片和弹头破块对己舰的严重毁伤;而且,对穿入内防御层的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水障将破坏其引信和弹体结构。这篇论文论述了舰艇末端防御的水障概念和破坏来袭的掠海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的水墙的构成。实地试验证明了此概念的有效性。最后,本论文用1997年实地试验的结果证实了水障对战术导弹弹头和结构的破坏力。  相似文献   
88.
89.
《国防科技》1990,(1):0067-0087
  相似文献   
90.
分析了天基红外低轨卫星星载传感器对弹道导弹自由段的弹道估计问题,它是下-代空间预警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引入一种新的滤波估计算法UKF,该算法应用于非线性系统时具有较好的滤波估计性能.通过Monte Carlo仿真,与其他算法比较,该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跟踪性能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