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靶场实时测控软件系统验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实时测控软件系统具有信息流量大、接口关系复杂、实时性强、可靠性高等特点.根据软件工程的标准和靶场测控系统的工程实践,将靶场测控软件验收方法归纳为三个验收阶段(自行验收阶段,评测验收阶段,联试、校飞验收阶段)和一个验收会的验收模式.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已经在靶场得到应用,较好地满足了靶场实际需求,解决了靶场实时测控软件验收的难题,并可作为靶场测控软件系统和其它测控设备软件系统验收的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了实现靶场光电经纬仪外引导数据的实时平滑,确保外引导数据驱动下光电经纬仪稳定获取图像,提出基于动态门限的野值处理算法和基于自适应插值的处理算法。对于外引导数据中的野值,提出一种利用影响函数动态计算样本方差的方式,构建动态判别门限实时完成野值的处理;对于外引导数据的插值处理,判断插值计算的连贯性,并将外引导的“卡顿”数据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策略实时自适应插值。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动态门限的五点外推野值剔除方法,野值检测率平均在80%以上,同时虚警率较低;插值处理算法能同时应对卡顿与非卡顿的外引导数据,处理结果平滑连贯。算法已成功应用于海军某观测站的光电经纬仪,满足了靶场弹道测量系统的需要。  相似文献   
93.
赵军  术雷鸣 《国防》2000,(7):38-39
毛泽东曾形象地把通信誉为“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作战中,通信是协调指挥各种作战力量,夺取胜利的重要保障手段;在导弹航天试验中,通信技术是关键的技术基础,航天测控通信系统是试验场的三大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94.
更高精度、更为可靠、更加智能以及同时服务更多目标将是统一测控系统未来追逐的目标,射频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应用为实现上述目标提供了解决方案。测控系统射频数字化面临多通道不同步导致的测距零值晃动、测控数据时延抖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用化的多通道同步与确定性延时处理方法。试验数据表明,数据时延抖动控制在0.02μs量级,系统测距零值稳定性提升60%(RMS 0.48 m),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5.
SBIRS-low卫星红外探测系统探测距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计算了SBIRS low卫星与弹头之间的空间距离及其星载红外探测器对弹头的最大理想探测距离,阐明了降低弹头表面温度以对抗(SBIRS low)卫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
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 叫有 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 能力 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相似文献   
97.
以天基信息支援下的反导作战研究为背景,首先分析了天基预警信息支援下的反导(anti-TBM,ATBM)作战系统的结构和作战流程;在此基础上针对BM/C~3I系统的关键模块进行了分析和建模设计,并给出了相关算法的流程。最后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方法的有效性,对反导作战BM/C~3I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8.
以未来信息化战场联合作战为背景,强调天基资源在陆军战术部队作战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深入分析美国陆军天基资源运用现状和能力形成途径,从陆军装备转型建设实际需求出发,研究陆军用天(基)体系架构,阐述体系能力特征。  相似文献   
99.
为有效评估海基测控系统的综合效能,首先分析了系统的测控性能特点,采用工作分解结构建立层次结构的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多级评估模型,最后结合测控任务实例分析并计算出综合效能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可为海基测控设备的系统效能评估提供科学方法和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0.
《国防科技工业》2008,(11):F0004-F0004
北京航天测控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1982年,直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作为“中国航天国防测控中心”、“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武器装备测试与综合保障技术中心”以及“国防科技工业自动化测试技术研究应用中心”,主要承担着国防军工领域测控装备和维修保障信息化装备的研发与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