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面对拥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清军与外国侵略者,太平天国通过仿制与使用西式武器等途径积极谋求提高军事技术水平。在此过程中,它展现出了肯定学习近代军事技术合理性的伦理价值取向、"各做忠臣劳马汗"的军事技术道德要求、"你有那长,我便用你那长"的军事技术人才伦理观、不以武器装备论成败的军事技术作用观。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具有强烈的近代起义农民特色、浓厚的宗教色彩及起义农民军事技术伦理思想由古代向近代转型的特色。太平天国军事技术伦理思想对于提升太平军战力、促进中国近代军事技术伦理理论的发展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当前我国的强军建设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2.
刘晨 《军事历史》2013,(1):49-54
太平军长沙之战是近代中国军事史上一场战争技艺的强力交锋,主要表现在战略指导、战役指挥和战术运用方面,而战役的第一阶段是整个长沙之战最为关键的,也是太平军战略、战术体现最为集中的阶段。由于太平军的失误,长沙战役的失败具有必然性。但其中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却为日后攻克武昌和南京准备了条件。太平军长沙之战最惨重的损失,莫过于西王萧朝贵之死。从郴州决策失误这一角度讲,杨秀清对萧朝贵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23.
武昌起义期间 ,湖北革命党人遵循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的反清战略思想 ,作出了相应的谋略决策 ,并加以运用。其谋略决策与运用包括 :(一 )“运动新军反正” ,成为己方武装力量 ;审时度势 ,及时作出起义决策。 (二 )破釜沉舟 ,猝然发难 ;扼吭拊背 ,夺取武汉三镇。 (三 )推举都督 ,稳定军心民心 ,发展军事斗争形势。 (四 )扩军布防 ,抵御清军围攻。湖北革命党人的谋略决策及其运用 ,为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南京临时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4.
近来在《星火燎原全集》第十七册,读到张公干同志写的《争取国民党六十八军抗日的情况》一文。该文写于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未公开发表。今天得以拜读,使我存于心底60多年的一个疑问迎刃而  相似文献   
25.
杨诚 《云南国防》2001,(5):43-43
1935年5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的17名勇士强渡大渡河取得成功,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首长抵达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当时只有3条木船,红军过河速度缓慢,而四面围追堵截的敌军又一天天逼近。如果不尽快过河,红军将有被击溃于大渡河两岸的危险。毛泽东心中十分清楚j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曾在1863年5月14日率领将士两万余人到达大渡河南岸的紫打地(今石棉县安顺场)后全军覆没。  相似文献   
26.
周恩来是举世公认的一代伟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从青年时代起,他就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为新中国的创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周恩来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怀着无限崇敬之情来到南昌,追寻70多年前,年轻的周恩来在中国革命极端危难中领导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伟大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27.
君威 《军事史林》2007,(7):34-37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9军是由晋冀鲁豫军区太岳军区第24旅和起义的国民党军第38军第17师发展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28.
正1949年9月25日和26日,国民党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和省政府主席包尔汗先后通电宣布和平起义。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河西走廊,积极准备进军新疆。从宣布和平起义到解放军驻扎新疆各地建立人民政权,出现了一个新旧政权交替长达两个多月的"时间差"。当时的新疆社会矛盾复杂,国民党驻军派系林立,并且存在少股民族分裂势力。在国民党新疆军政宣布起义后,解放  相似文献   
29.
情报工作与战争胜负密切相关。在咸丰五到八年的鄂赣皖争夺战中 ,胡林翼部湘军对战役情报的分析利用经历了一个“差—好—差—好—差”的波浪式发展过程 ,战争的局势出现了败—胜—败—胜—败的起伏 ;但由于战略情报利用正确 ,胡林翼部东征没有遭受特大挫败 ,保证了走向胜利的大趋势 ;同时 ,战场情报的准确及时和巧妙运用也使战局始终有利于湘军。  相似文献   
30.
邓兆祥,海军原副司令员,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从11岁考入黄埔海军学校,经历了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和解放后三个时期的中国海军,先后两次赴英学习海军技术,出任近代中国海军史上第一艘巡洋舰舰长,参加了震惊中外的“重庆”号巡洋舰起义。在中国近代海军史上,邓兆祥是一位神话般的传奇人物。最近笔者在查阅历史资料时,发现了邓兆祥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