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0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战术意图识别是战场态势分析与威胁评估中的重要一环,针对复杂战场环境中敌目标战术意图存在的动态性、序列性等问题,构建能够描述目标战术意图表达和推理的动态序列贝叶斯网络模型(dynamic series bayesian network,DSBN),分析多实体贝叶斯网络(multi-entities bayesian network,MEBN)在表达规则知识概率迁移关系和序列关系的局限性,提出基于扩展多实体贝叶斯网络(extended multi-entities bayesian network,EMEBN)的战术意图识别模型构建方法,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2.
自1933年3月在喜峰口英勇抗击侵华日军起,张自忠所部历经天津、冀南、淮北、临沂、徐州、潢川、随枣、1939年冬季攻势、枣宜等大小战斗多次,广大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军,体现出不畏强暴、抵抗外侮的民族精神.1940年5月16日,张自忠在湖北宜城的十里长山光荣殉国,是役为国捐躯的尚有张敬、洪进田、马孝堂等官兵500余人(《张上将自忠纪念集》卷十四,173页,上海1948年版).  相似文献   
203.
某式手枪枪管在组装前的高压试验中不断出现断裂.断口呈脆性特征,靠近内表面裂源部分(脆性断裂区)呈沿晶断裂形态,并发现有腐蚀产物,中间过渡区(裂纹扩展区)呈准解理 韧窝 沿晶形态,接近外表面部分(瞬断区)呈准解理 韧窝形态.分析结果显示断裂主要是应力腐蚀裂纹导致.枪管变形后的校正造成内表面有残余应力,为应力腐蚀提供了应力条件;除锈使用了酸洗工艺,为应力腐蚀提供了腐蚀条件.采取相应措施后,彻底避免了同样失效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4.
为避免AO*算法及Rollout算法的回溯操作,同时克服信息熵算法最优性较差的问题,达到以较低测试费用对装备进行故障检测和隔离的目的,提出了一种单步和多步寻优结合的诊断策略构建方法.该方法以诊断策略构建与无噪声编码的相似性为依据,根据故障状态模糊集中的概率分布情况选择单步或多步寻优搜索方法.提出在故障状态模糊集中概率最...  相似文献   
205.
利用微波脉冲注入实验平台,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进行了损伤效应实验。在微波脉冲对硅基双极型晶体管低噪声放大器损伤的失效分析中,当低噪声放大器增益下降大于10d B时,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出现了永久损伤。通过对比测量硅基双极型晶体管损伤前后的电特性以及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测损伤后晶体管的微观特性发现:硅基双极型晶体管被微波脉冲损伤后,基区的硅材料烧蚀导致发射结和集电结短路,不再具有PN结特性,导致器件失效。  相似文献   
206.
为预控双面法加工的摆线齿准双曲面齿轮的啮合性能,用大轮理论齿面展成与之共轭的小轮共轭齿面,将小轮共轭齿面沿啮合线方向和接触迹线方向分别进行修形,得到满足预置传动误差曲线以及接触印痕的目标齿面,计算出目标齿面与小轮理论齿面的法向偏差。建立以小轮加工参数调整量为变量,小轮两侧齿面与目标齿面法向偏差平方和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求解该模型。以某高速车桥齿轮副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加工参数调整后小轮两侧齿面与各自目标齿面的最大法向偏差分别为-4.7μm和-4.67μm,两侧啮合转换点传动误差与预置值分别相差6.67%和4%,两侧接触迹线最大偏差分别为0.275mm和0.177mm,基本符合预置条件。  相似文献   
207.
为了提高跳频系统的抗预测性能,增大抗跟踪干扰能力,提出了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在给定跳频带宽内,该方案通过双序列的控制输出射频频率来提高其跳变复杂度,从而增大敌方对于跳频序列的正确建模和预测难度。基于混沌特性的分析方法,对采用L-G非连续抽头模型和Logistic-Kent级联映射构造的合成跳频序列的复杂度进行了计算,与相同模型下构造的常规跳频序列相比,基于附加频移的跳频通信均具有更大的复杂度。  相似文献   
208.
根据OFDM调制特点,并结合混沌序列伪随机以及初值敏感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OFDM技术的宽带自适应多目标混沌干扰系统。该系统可灵活实现干扰频带控制,并能根据目标特征灵活调整功率谱形,还可以实现多目标同时干扰。该系统选用混沌序列作为基带干扰源,具有类随机性能好、计算量小、序列数量众多等优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灵活的干扰频带和功率控制能力以及优异的时频遮盖性能,可用于对多目标进行自适应干扰。  相似文献   
209.
冷战时代太空力量成为核威慑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冷战时代则逐渐成为相对独立的威慑力量。从太空威慑的发展历程出发,梳理了太空威慑伴随核威慑产生并最终成为独立威慑领域的过程,从威慑基础、先发制人优势和失效机制三方面总结太空威慑与核威慑的相同点,从武器基础、适用范围、失效临界点和失效后果四方面对比太空威慑与核威慑的不同点,提出对建设国家太空威慑体系的初步思考。研究表明:太空威摄经历了诞生、并存、分离和确立四个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国家威摄体系和国家太空安全与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10.
针对现有分选算法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准确性与效率降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脉冲对的动态直方图分选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到达时间差进行固定箱长统计,将高于检测门限的相邻箱进行合并,得到动态直方图统计结果,估计出潜在PRI(pulse repetition interval)。对潜在PRI对应的关联脉冲对进行分析,剔除虚假PRI并估计出真实PRI的抖动量。最后,再依据PRI参数完成脉冲序列搜索,实现对雷达信号的分选。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较低的到达时间差级数条件下,对多部复杂PRI调制信号的分选准确率达到95%,能够对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进行有效分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