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7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21.
以斜侵彻过程中的终点弹道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22.
基于动态球形空腔膨胀理论给出的阻力函数理论公式和开坑阶段的表面层裂机理,建立了能够综合考虑弹头形状、开坑区深度的斜侵彻深度预测模型,并进一步推导了能够适用不同弹头形状的弹体过载时程曲线计算公式。预测模型得到的侵彻深度和过载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研究结果可为弹体与混凝土靶的斜侵彻弹道分析和弹丸头部设计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23.
战争制胜机理是战争胜负规律的反映和体现,是制服对方、取得胜利的途径和方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的发展,使战争形态从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战争、机械化战争,发展到今天的信息化战争,经历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并逐步加速的过程,战争制胜机理也随之发生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324.
用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了磨削表面微晶和非晶层的过渡行为。采用物相分析和X射线衍射谱线分析证实了变质层中微晶的存在,通过能谱分析确定了非晶层的化学成分,应用硅酸盐物理化学中的相平衡理论,在对玻璃相结构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证实了Al2O3陶瓷表面变质层是由微晶和玻璃态化合物组成的塑性变质层。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陶瓷镜面磨削塑性变质层的物理模型,并用微刃切削理论解释了表面晶粒的碎化机理。  相似文献   
325.
海军使命的变化遭遇突然攻击的危险日益增加,促使人们有可能考虑研制改进的被动保护系统。然而,此发展方向不能明显的带来最优的回报。本文提供了一种工具,依据舰艇失效概率的大小对各种通用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此方法用来估计不同类型的舰艇受到武器齐射攻击的失效概率,并用两种通用的概念性舰艇类型对此方法进行了说明,每种概念性舰艇类型都假定具有三个不同层次的被动保护系统,舰艇遭遇的是1-4种武器的齐射攻击。  相似文献   
326.
通过引入流量强度指数和流量分布指数,建立了不同网络流量下的复杂保障网络级联失效抗毁性模型。基于该模型比较分析了无标度网络、随机网络和复杂保障网络在不同流量强度和流量分布下对单个节点的随机失效和故意攻击的抗毁性。结果表明:复杂保障网络的抗毁性随着流量强度的增加急剧下降。此外,流量分布对复杂保障网络的抗毁性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27.
提出将动态矩阵控制(DMC)算法用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控制。为此,在分析SOFC动态机理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阶跃响应模型。控制目标是使SOFC的输出电压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并收敛到恒定的数值。在实际应用中,这样的算法应能提高SOFC输出功率的跟踪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8.
本文紧紧抓住现代军事高技术防空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介绍了几种在杀伤机理和直接破坏空袭兵器方面与传统“火力+机动”的防空武器均不同的新概念防空武器,其目的在于使读者了解和掌握防空武器装备的前沿发展动态。  相似文献   
329.
识别结构的主要失效模式是计算结构系统可靠度的第一步。提出“3σ准则法”来识别结构系统主要失效模式,首先运用增量栽荷法中的元件承力比确定最严重元和次严重元,并找出第一批主要失效模式,然后用3σ准则寻找其余的主要失效模式。此方法不易漏掉主要失效模式,且计算量小。  相似文献   
330.
本文讨论了在净室软件工程方法指导下开发的软件系统在统计测试无失效发生时,利用贝叶斯方法并结合软件结构特征,估计软件失效概率的多种处理方法,并用数值方法讨论了软件无失效测试终止的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