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山西某预备役团党委坚持把军民融合发展理念熔铸于驻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主动作为,破解难题,努力在支援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参加抢险救灾、参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维护驻地社会稳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2.
武警工程学院始终把高品位的校园文化融人军事教育和人才培养之中,通过打造特色鲜明的“铸盾文化”,凝炼办学理念,积淀文化底蕴,塑造共同价值追求,滋养出一批批武警现代化建设人才。  相似文献   
73.
陈少尧 《政工学刊》2011,(11):48-49
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把军事软实力的概念和原则应用到本国的国家防务政策和部队建设之中,力图提升军队的国际、国内形象,以此增强部队的战斗力和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我军如何充分运用军队的历史、文化、价值理念等来增强军队影响力、吸引力、战斗力,把军事软实力建设引向深入是当前一项不容忽视的重大课题。一、军事软实力的概念界定  相似文献   
74.
在新形势下,警卫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威胁警卫安全的因素增多,警卫工作的难度增大。做好新形势下的警卫工作,应树立根据岗位素质需求招募警卫人员的理念,确保忠诚可靠的思想政治工作理念。完全贴近实际与实战的训练理念,情报信息主导警卫勤务的理念,无缝衔接、零差错率的工作标准理念,科技制胜、不惜重金的装备保障理念。  相似文献   
75.
营以下年轻干部队伍建设事关基层建设全局,党委、机关应高度重视,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积极改进工作方法,教育引导他们真正把心思用在部队建设上,立足岗位履职尽心。重点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76.
陕西军工文化建设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后将继续发挥传统优势和地域优势,进一步推进军工文化建设,为全省军工行业科学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陕西是国防科技工业最集中的省份,也是军工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园地。  相似文献   
77.
吉米  曾铧译 《环球军事》2011,(15):44-45
早在1971年,一位中国高级官员曾告知海外来访者:“航母是帝国主义的工具,中国永远都不会建造航母。”现在,中国将其军事理念重新定位为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8.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贯穿到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是当前军分区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就企业武装工作而言,随着城市民兵工作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中央和地方对后备力量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同步发展的科学理念,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种和谐的科学发展观,同样会对处在后备力量建设前沿的企业武装工作带来积极的影响,经过近期对部分企业的实地调查,笔者感到,多数单位在继承和发扬党管武装优良传统方而做得是好的,  相似文献   
79.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广阔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中国气候:气温、降水分布的地理知识时,我受新课标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启示,积极挖掘身边的教学教具,运用《民居》邮票(共21枚),引导学生从我国民居的建筑材料、形式变化中,认知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民居》邮票欣赏邮电部从1986年4月至1991年6月先后发行了一套(共21枚)中国民居邮票。这套邮票上所选用的民居图案多为我国传统的典型民间住宅建筑,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80.
刘志全 《国防》2006,(9):64-65
国防教育,既包括国防知识教育、国防技能教育,也包括国防理念教育、国防精神教育。强化全民国防理念和国防精神,引导人们走出认识的误区,是国防教育的重要任务。(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是一派歌舞升平、和平安康的繁荣景象。和平与安宁,是一个民族的幸运,也是容易产生麻痹思想的时候。在混乱、战争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渴望和平、渴望秩序;在和平、安宁的环境中,我们也应当想到危机、想到战乱。因为,和平的概念,形象地说是两个战争的间歇。和平与战争相生相伴,又相互作用,互为转化,构成了人类社会的两大景观。大敌当前,生死相伴,民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