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针对固定翼无人机在着陆阶段的位姿估计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跑道平面结构化线特征的无人机视觉导航方法。结构化线特征包括跑道平面上的跑道边缘及共面的垂直于跑道边缘的单条合作标志线。利用单台固连在无人机上的前视相机对跑道区域进行成像,自动提取结构化线特征。在无人机降落前期利用完整的结构化线特征配置解算出无人机的六自由度位姿参数(偏航角、俯仰角、滚转角、纵向位置、横向位置、高度),并在无人机降落到较低高度时,利用退化的结构化线特征(跑道边缘)解算出无人机的关键位姿参数(偏航角、俯仰角、横向位置、高度)。三维实景仿真实验证明,在距离机场距离为200m处,无人机的距离参数精度为<0.5m,角度参数精度为<0.1°。本文的方法充分考虑到无人机自主着陆过程中的成像特点,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工程实用性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92.
结合大功率柴油机配机要求,进行了高压共轨喷油系统共轨管结构设计研究。针对某型军用柴油机结构和共轨管结构特点,提出适合的柴油机高压共轨系统方案,确定了双轨结构型式的共轨管,计算了不同共轨管的结构参数。通过建立双共轨管的简化仿真模型,分析双轨结构不同参数的共轨管压力波动变化,提出了双共轨管参数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较合理的双共轨管参数。  相似文献   
93.
动能拦截弹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介绍了美国动能拦截弹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美国是最先开发研究动能杀伤器和动能拦截弹技术的国家,现已部署地基拦截弹、标准-3导弹、爱国者先进能力3导弹,并已具备初始作战能力;末段高层防御拦截弹也进入生产和部署阶段;正在开发的助推段拦截弹和多杀伤器技术也已取得很大进展.动能拦截弹已成为当前最先进、最有效的反导武器.  相似文献   
94.
为了解决拦截器导引头采用侧窗制导的问题,给出了拦截器的轨道拦截运动方程.针对需要保持侧窗视线角稳定的要求,根据以视线角和视线角速度为变量的状态方程,采用了自适应滑模变结构控制的制导律,并根据拦截器轨控发动机和拦截器运动学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仿真,得到了较好的拦截效果,验证了制导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5.
某型坦克炮控检测系统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检测技术出发,介绍了某型坦克炮控检测系统的设计和原理。该系统以智能化检测手段,分级别实现了对该型坦克炮控系统相应小修、中修的性能检测。  相似文献   
96.
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微推力器姿轨一体化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通过精密定轨和相对状态测量实现高精度高分辨率地球重力场测量.这两项技术都依赖于精密编队控制和姿态控制.稳态工作期间,要求相对位移必须控制在厘米量级内,外卫星对地定向精度优于0.1°.姿轨一体化控制的目标是利用微推力器保障稳态工作期间的科学测量.基于带推力器布局的耦合线性模型进行了内编队重力场测量卫星...  相似文献   
97.
低速磁浮轨道几何参数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轨道几何状态是影响低速磁浮列车运行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因此,必须定期测量轨道几何参数,并根据测量结果结果开展轨道维护,使轨道状态保持良好。利用FMS01完成了唐山1.5km低速磁浮轨道线路几何参数测量,结果表明,以用水准仪的精密测量高低结果为参考,FMS01的高低测量最大误差不超过±0.7mm;以多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参考,各参数测量的最大误差不超过±0.2mm。  相似文献   
98.
针对移动机器人在室内环境下难以获取GPS定位信息,仅靠自身惯导不能得到精确位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GB-D传感器获取三维环境点云,对连续点云提取特征并进行配准的移动机器人6自由度位姿估计方法.首先通过RGB-D传感器获取环境深度图像,根据特征提取算法提取点云特征;然后以特征点为配准点,运用随机一致性采样(RANdom SAmple Consensus,RANSAC)算法对点云进行初配准,剔除部分错误匹配点,获得初始变换矩阵;最后采用改进的迭代最近点(Iterative Closet Point,ICP)算法进行精配准,获得点云间的最终变换矩阵,实现位姿估计.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大规模点云配准效率,得到了较精确的位姿估计信息.  相似文献   
99.
针对人工建立故障诊断树可能存在建树不完全、建树过程费时费力的问题,对故障诊断树自动生成技术进行了研究,开拓了计算机辅助故障诊断的方法途径。首先详细论述了故障诊断树自动生成技术的4个关键步骤,分别是故障诊断信息建模、系统结构图的绘制、数据库的存储和故障诊断树的生成;然后基于Visio VBA软件和ACCESS数据库设计开发了炮控系统结构图绘制模块和故障诊断树生成模块;最后通过一个具体实例实现了故障诊断树的自动生成。结果表明:故障诊断树自动生成技术有助于提高建树的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0.
5月27日,风云三号A气象卫星在天上迎来了自己的发射三周岁"生日"。而就在前一天,它的姊妹星风云三号B星也正式在轨交付运行。至此,我国共发射11颗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其中6颗在轨稳定运行。正是有了这些太空"千里眼",中国人能够更加自信的面对万千气象,风云变得不再"莫测"。为了这一天,中国航天人努力了四十年。四十年艰苦奋斗,在党中央英明领导和亲切关怀下,我国航天工作者和气象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