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政工学刊》2020,(3):22-23
支队前身参加过万山海战、"八六海战"、崇武以东海战等著名战斗,创造了人民海军"小艇打大舰"的经典战例,铸就了享誉全军的"海上猛虎""海上先锋"精神,涌现出"人民英雄"国家荣誉称号、"八一勋章"获得者麦贤得,"共产主义战士"安业民等英雄集体和个人。国庆70周年阅兵,代表着"两种精神"传承的鲜红战旗光荣接受了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作为全军军史场馆试点建设"海军代表队",我们深挖红色基因,打造亮点精品,努力构筑新时代存史资政育人的红色课堂,让红色基因在蓝色沃土历久弥新、熠熠生辉。  相似文献   
43.
针对水面战仿真系统可视化技术研究的需求,研究了基于Vega Prime和MuhiGen Creator的可视化关键技术;三维实体模型技术、海面生成技术、OBB层次包围树的碰撞检测技术和电磁场信息等非视觉物理量的可视化技术.构建了由舰艇编队、导弹等武器实体、空间环境、海面环境和战场特殊效果组成的水面战仿真可视化系统.三维图象逼真,可视化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基于装备战斗力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集群装备战损评估决策支持系统的需要,对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在集群装备的组成特点与评估装备战斗力的基本方法,战时实时评估与平时效能分析的区别与联系的分析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单装战损评估的战斗力评估模型,对模型的具体步骤与关键参数进行了详细阐述,由此进一步建立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集群装备战损等级评定模型.最后以示例对上述模型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45.
牛江 《当代海军》2009,(9):62-63
在1983年底,刚服役的“宙斯盾”巡洋舰“提康德罗加”号和“新泽西”号战列舰来到黎巴嫩外海执行武力威慑任务。在1984年,埃及一架客机遭到劫持时,正在附近海域的“提康德罗加”号参与了监控任务。虽然该舰在1984年4月被调回美国东岸重新测试,但美国海军部长对该舰在此次任务中的表现仍给予极高的评价,  相似文献   
46.
千婷 《当代海军》2009,(9):32-33
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潜艇成为在近海和大洋上作战的主要平台。目前,这种优先权又发生了改变。国外许多专家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洋作战已渐渐远去,在可预见的将来,离岸500海里范围内的近海水域将成为水下战的主要区域。在近海水域,大吨位的核潜艇行动不便,目标暴露率高,难以担当重任,另外从效费比上来说,  相似文献   
47.
广袤无垠的南中国海,深蓝的海水,湛蓝的天空,随护航编队远航的舰载直升机展翅翱翔,全副武装的特战队员一个接一个从直升机滑降而下,恰似神兵天将。2008年12月27日下午2时,航行在南中国海域的我海军护航舰艇编队,首次成功组织了特战队员滑降训练。  相似文献   
48.
毛泽东在解放战争中审时度势,高屋建瓴,巧于造势,震摄敌人,把握主动,巧妙地将舆论威慑与军事斗争有机地结合起来,浑然天成,充分体现了精湛高超的舆论威慑艺术。其成功的舆论威慑策略,对我军打赢未来信息化战争,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通过对声威和威势的内涵及其制造方法与目的的论述,阐明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的深刻含义;在此基础上,对毛泽东军事威慑思想的理论与实践进行全面的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50.
"夷陵之战"是三国初期发生于吴、蜀之间的一场大战,将此战视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并未违背历史史实:东吴参战兵力为五万,蜀汉总兵力应在十万至十二万上下。刘备缺乏杰出军事家的睿智和气魄,将主攻方向错误地选择在江南夷道,则是导致蜀汉惨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