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21.
全军邓小平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于8月18日至19日在国防大学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徐才厚,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的领导,四总部和驻京大单位的领导,中央主要报刊和新闻单位的同志,京内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基地的同志,入选论文的作  相似文献   
22.
本文着重探讨了世界主要军事强国潜艇隐蔽攻击研究主要学术贡献,团队形成的背景、组成、研究趋向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3.
7月 2 7日至 31日 ,西部地区军队报刊编辑出版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北京、广州、西安、重庆等地的军队报刊编辑共 38名代表参加了会议。这次研讨会 ,是由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牵头 ,西安地区军校协作中心报刊编辑学会、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  相似文献   
24.
本文是徐才厚同志在“全军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军事思想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发表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5.
本文是军事科学院院长郑申侠在“全军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军事思想学术研讨会”上致的开幕词,标题为本刊编者所加,发表时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26.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名臣,洋务运动的领路人、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者,其生前身后,关于他的争论从未停止过。此前,有关部门曾于1995年、2006年召开过两届曾国藩学术研讨会,达有共识,亦存有分歧。诚然,学术研究是一个由粗放到细化、由模糊到清晰、由感性到理性、由既有认识到取得新的认识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大浪淘沙后.留下的自然是在历史沙滩中闪光的真知灼见。9月2日至4日,  相似文献   
27.
构建现代军工科研院所制度的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多科研院所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制度,陈旧的观念、僵化的制度、生冷的管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开放的学术氛围、活跃的科研市场以及“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的需要,严重制约着科研院所的发展。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快建设现代院所制度成为科研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正如温总理在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指出的,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创新机制和现代院所制度。一、现代企业制度的一般特征企业制度是企业经营运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8.
5月24日,训练部楼文伟部长在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向院部领导、机关干部及教研室、学员队领导,作了专题学术报告。他以“美国西点军校办学特色浅析”为题,在向国防大学院校长培训班讲授的基础上,作了内容翔实丰富、特色突出、紧密联系武警院校实际的精彩报  相似文献   
29.
宋华文  赵贵胜 《国防》2006,(1):57-59
现代战争实践表明,装备动员已成为国防动员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世界各国无不强调装备动员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装备动员”一词作为具有确定含义的军事学术概念,近年来频繁出现在一些学术专著和期刊上。由于对这一概念内涵和外延认识不统一,给装备动员理论研究带来一些困难。因此,有必要对“装备动员”进行科学界定,以揭示其本质特征。一、对目前学术界几种主要观点的分析(一)关于装备动员术语的使用问题。从近几年学术期刊或出版的学术著作中反映的有关“装备动员”的内容看,对“装备动员”概念用得比较混乱,以至出现了“装备动员”、…  相似文献   
30.
在北京北四环众多高等学府云集的学院路旁,有一座并不起眼的三层小楼,这就是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重点实验室,这里的主人正是在科学殿堂里刚刚崭露头角的、充满着创造激情的学术团队——“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研究团队”。年轻团队2005年8月3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承担的“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通过验收。2006年,该项目通过技术成果鉴定,又通过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的初审。这一切都与其背后活跃着这支以创新精神为主导、积极向上的年轻学术团队密切相关。这支年轻的学术团队成员主要由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重点实验室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