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107篇
  2006年   137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71.
考试是检查学生的学习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通过考试可以较全面的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节.为了达到测试目的,则要进行试卷讲评.  相似文献   
172.
<正>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是知识的运用,深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教师富有创新精神的表现。思想政治课的基本任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武装学生,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逻辑教学法充分体现了这点,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欲望和创新的思维。  相似文献   
173.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又是理论性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现象.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就要牢固掌握知识,而且要使知识、能力、觉悟的全面提高,教师必须端正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大胆改革.  相似文献   
174.
素质教育追求的目标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这必将成为当今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教育发展与变革方向的总体方略.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索,下面我就如何在政治学科中科学地实施素质教育,谈点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75.
分解因式是中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也是中学数学的一个重点,通过本章知识结构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6.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很重视应试教育,忽视素质教育,过分夸大主导作用,而忽视了主体作用.该让学生操作的被教师代替了,该让学生思考的被教师讲解了,严重束缚能力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77.
"兴趣是学习的前提,是在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带着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是学习的内在动力.这种动力是发展某种能力的契机,进而促使人们在实践中探索,去发挥自己的智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去激发学生观察、探索和实验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科学素质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8.
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实现这个目标,学校管理的创新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面对新的形势、新的要求,寻求一条具有时代特点,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新思路,提高学校管理的效能,是每一个学校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而又亟需解决的新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教师  相似文献   
179.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一般年龄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之间,他们与普通高中学生的最大不同是:职校学生主要以专业技能学习为主,文化学习为辅,平时上课实际操作练习较多,升学压力不大,但要面临就业竞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0.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广阔的地域性决定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在九年义务教育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中国气候:气温、降水分布的地理知识时,我受新课标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理念的启示,积极挖掘身边的教学教具,运用《民居》邮票(共21枚),引导学生从我国民居的建筑材料、形式变化中,认知我国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民居》邮票欣赏邮电部从1986年4月至1991年6月先后发行了一套(共21枚)中国民居邮票。这套邮票上所选用的民居图案多为我国传统的典型民间住宅建筑,展现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风格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