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篇
  免费   6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76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52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高校志愿服务在青年价值观培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性作用,结合高校志愿服务特征,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的优势与意义,针对在志愿服务中还存在的瓶颈与不足,提出在志愿服务培育青年价值观的过程中,应帮助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理清价值取向,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激发人生奉献激情。  相似文献   
992.
高校心理咨询师是心理咨询服务来访者学生重要的专业性求助对象,自我照顾水平的高低极大关联着高校心理咨询师自身及来访者的利益。研究对高自我照顾水平且经验丰富的高校心理咨询师进行半结构化访谈,基于扎根理论总结出自我照顾特征,包括自我照顾的觉察、认知、方法、挑战/增强、演化、结果六个维度,并结合数据论述了自我照顾的过程,从而为高校心理咨询师自我照顾的培训和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3.
“第二校园经历”作为校际联合办学的新举措,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案例学校拥有“第二校园经历”学生进行的深度访谈,描述了“第二校园经历”的具体过程并阐释“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学生“第二校园经历”是校际合作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学生在“第二校园经历”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阶段性认知与心理特征;“第二校园经历”对于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开阔视野、人格的发展与完善具有积极的作用。但“第二校园经历”对学生发展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派出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优化“第二校园经历”的实施。  相似文献   
994.
为探查COVID-19疫情下高中生心理弹性潜在类别特点,比较不同类型高中生在人口学变量、孤独感、焦虑感及问题行为上的差异。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2月9日-2月22日,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孤独感量表》《焦虑自评量表》《问题行为量表》对来自乌鲁木齐市963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潜在类别分析得到了3个类型“:低弹性-稳定组”(23.0%)“、一般弹性-波动组”(43.0%)“、高弹性-波动组”(34.0%)。(2)高风险地区(43.6%)的学生更多分布在“高弹性-波动组”,独生子女(48.3%)更多分布在“一般弹性-波动组”,而“低弹性-稳定组”则报告了更多非独生子女(26.3%)学生。(3)“高弹性-波动组”在孤独感(42.27)、焦虑感(43.28)及问题行为上得分(55.98)低于另外两组(P<0.001)。低风险地区高中生的内外化行为问题得分均高于中高风险区(P<0.05),表现出明显的“心理台风眼效应”。  相似文献   
995.
吴笛 《中国军转民》2023,(14):24-25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存与发展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当代学生与教师已经逐渐形成爱国主义观念,但存在教师教学设计循规蹈矩、学生践行观念尚未形成等问题。基于此,文章采取具体个案分析方法,根据历史教学大纲进行课程设计,根据历史课堂内容深度挖掘历史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元素并进行课程设计,充分利用乡土历史资料等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996.
通过对学生进行严格规范的军事化训练,可强健其体魄,增强其体质,强化其纪律意识、集体意识,增强其集体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其树立坚定的信念,磨练坚强的意志,保持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还可让部分学生克服自由懒散的不良习性。  相似文献   
997.
在思政教学中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对于维护国家安全、保障社会稳定有着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关社会和谐、国家富强,其中思政课堂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现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思政教学面临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学内容不成体系、思政教师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够重视以及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等现实困境,为了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事业,提高思政教学水平,保证铸牢中华共同意识工作的稳健推进,应进一步加强思政课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阵地地位,同时提高思政教师专业素质,以及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98.
为探究自我同情在幼儿教师群体对缓解职业倦怠、降低心理困扰等方面的影响机制,本研究采用自我同情量表,职业倦怠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兵团435名幼儿教师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幼儿教师自我同情良好,且在教龄方面有显著性差异,教龄在10年以下的幼儿教师自我同情显著小于教龄在16年以上的幼儿教师;兵团幼儿教师自我同情与职业倦怠、心理困扰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自我同情在职业倦怠影响心理困扰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心理困扰。因此,开展相关的自我同情课程训练,提升幼儿教师的自我同情,是缓解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困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99.
张佳 《中国军转民》2023,(23):115-117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而青少年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厚植爱国主义精神的价值情怀,对于实施文化润疆工程、铸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00.
张汝涛 《国防》2011,(1):34-36
在高等学校和高级中学深入开展学生军训工作,对于磨炼学生意志品质和身体素质、强化学生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要认清形势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勇于开拓创新,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学生军训工作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