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么么1999年12月从四川甘孜入伍,2003年7月入党。入伍7年多来,他以雷锋为榜样,坚定从军志,刻苦练精兵,真诚爱战友,让青春在履行“打赢”使命中闪光。部队3次选他为“优秀士官”、“优秀四会教练员”和“优秀带兵人”,1次树他为“学雷锋标兵”,1次给他记二等功,2次给他记三等功。中央电视台、《前进报》、四川省日报、甘孜州报等媒体还对他的事迹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22.
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为雷锋同志题词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重要指示。“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实践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原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政委田永清曾把雷锋精神总结为“十个一”:“一辈子”的奉献精神、“一颗心”的“傻子”精神、“一块砖”的敬业精神、“一颗钉”的学习精神、“一团火”的助人精神、“一滴水”的团结精神、“一线光”的磊落精神、“一把油”的奋进精神。  相似文献   
23.
<正>3月9日上午,昌飞公司团委在文化活动中心广场前举行"学习雷锋做表率服务社会添光彩"活动,共修理家用电器和生活用品26件,献血7400毫升,测量血压、心跳260余人次,法律咨询37人次。昌飞公司团委举办学雷锋活动,旨在引导公司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幸福昌飞建设正能量,营造"和谐、幸福、魅力"的昌飞社区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24.
王海明 《国防》2014,(6):7-7
正乔安山是雷锋的亲密战友,今年已74岁。日前,他来到山西省文水县,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并与"小贾爱心接力团"共缅英烈事迹。55年前即1959年,乔安山和雷锋都在鞍钢工作并相识。1960年两人同时入伍,雷锋是乔安山的班长,  相似文献   
25.
萧波 《政工学刊》2013,(3):63-63
新中国成立以来,职位不高而知名度和美誉度最高的入,恐无出雷锋之右者。这位身高只有1米54的湖南望城青年,用他不足22岁的短暂人生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焕发着至善至美至乐的人性光彩,巍然屹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一面精神的旗帜,教育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相似文献   
26.
战友沙龙     
《解放军生活》2013,(7):82-85
老兵秘笈你有秘笈吗?无论是训练上的"九阳神功",还是工作学习上的"九阴真经",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让我们共同进步吧。姓名:钟祥绰号:"狙击王"部职别:济南军区71834部队修理营汽车连中士班长绝活:狙击步枪射击"五弹穿一孔"秘笈:在这里我和战友们交流一下我的轻武器射击诀窍:首先我定下了循序渐进的训练计划,先瞄静止的靶标打,再瞄移动的气球打,靶标由单到多,气球由大到小,距离由近到远。其次在枪管前端悬挂水壶站姿练习据枪瞄准,可增强据枪稳定性。在运动中射击时,一定要均匀呼吸,紧握枪支,觇孔、准星、目标要始终成"三点一线",还  相似文献   
27.
50年来,雷锋生前所在团党委始终把传承雷锋精神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用雷锋精神培育官兵,促进团队建设全面进步,走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列。团队先后3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通令  相似文献   
28.
守卫雷锋     
2007年8月,笔者在《政工学刊》发表题为《守卫英雄》的短文,是在气愤之下执笔的。英雄集体狼牙山五壮士,女英雄刘胡兰,教育了几代人,为我党我军的优良  相似文献   
29.
20世纪60年代一个士兵生命的定格,让一位伟人欣然命笔,领袖大气磅礴的7个大字——"向雷锋同志学习",犹如一声报春雷,在华夏大地荡起无数温暖与感动。雷锋精神也由此在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奔涌延续。半个世纪过去了,雷锋作为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却从未走远,军营深处依然活跃着他的身影。他是全军青年官兵的精神偶像,"接过雷锋的枪"成为广大  相似文献   
30.
深情洒沃土     
人物小传:刘双军,2001年6月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现任黑龙江陆军预备役步兵师第一团政治处干部股股长。从2003年起,他挂职驻地村党支部副书记,发挥自身农业技术优势,帮助60多个贫困户走上了致富路,使全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2000元提高到3800多元。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当家人”,先后被军区树为学雷锋先进个人,获银质“学雷锋荣誉章”,荣立二等功一次;被省军区评为学雷锋学苏宁成才活动先进个人;被黑龙江省委评为“十大杰出拥政爱民模范”;被绥化市委、市政府评为拥政爱民先进个人.[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