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平西 《环球军事》2014,(15):49-51
2014年4月9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大卫·约翰斯顿对日本苍龙级潜艇表现出浓厚兴趣。6月11日澳大利亚在澳日2+2会议上将“苍龙”采购提上日程。7月8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签署1份双边转让防务装备科学与技术合作协议,进一步强化澳日防务和战略伙伴关系。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日本向澳大利亚转让“苍龙”技术引起世人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22.
彭况 《环球军事》2014,(14):10-12
据说当年日本战后曾有过设想,建成一个类似于瑞士的中立国。进而完全放弃军队,依靠“国际社会”来保证日本的安全——这样的想法,随着冷战的开始而不了了之。但是,冷战的结束却没有让日本自卫队也随即结束自己的使命,反而在相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014年7月1日,安倍晋三宣布修改宪法解释,解禁“集体自卫权”。  相似文献   
23.
这一改变还体现出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本人极度个人化、偏执、自相矛盾,甚至精神分裂式的执政理念,他试图在日本推行所谓的“积极的和平主义”。这意味着即便当前仍是美国的准保护国的情况下,日本依然寻求在构建针对中国的区域和全球准军事同盟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成为领袖。  相似文献   
24.
文威入 《环球军事》2014,(19):44-45
9月3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内阁进行了改组,18名阁僚中有12名被更换,是日本历届内阁中更换阁僚人数最多的一次。在核心阁僚中,只有防卫大臣一职发生变化:由前防卫副大臣、众议院国家发全保障特别委员会委员长江渡聪德出任新的防卫大臣,并兼任安保法制大臣。  相似文献   
25.
刘庆 《环球军事》2013,(2):20-22
近日,日本《周刊现代》副主编近藤大介刊文称,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以自己第一届政权时期的外务省外务次官谷内正太郎为中心,努力统筹“自由海洋之弧”新构想。明眼人立刻可以看出,这既代表又一个新名词的诞生,更代表日本外交政策的又一轮调整。究其实质,这更像一个主要针对中国的“遏制之弧”,反映日本这个“海洋国家”的总体心态开始从满怀激情走向空前阴郁。冷战结束以来,日本政府的外交战略构想多如牛毛,几乎每隔一个时期就有新名词出台,让世界看得目不暇接。但这些构想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以地缘政治为基础,以价值观外交为中心,而最终以遏制特定对象为目标。如早在2006年11月,时任第一届安倍政权外相的麻生太郎就在演讲中同时提出了“价值观外交”和“自由与繁荣之弧”概念,企图将欧亚大陆周边所谓“新兴民主主义国家”连成带状。其后,安倍晋三又在此构架下重点推进“四国价值观同盟”或者叫“民主国家联盟”,并在任内取得一定进展。就在去年12月底再次上台执政后,安倍晋三迅速与周边数国元首电话沟通,以实现其“不能仅把眼光盯在双边关系上,要纵观全球,拟定战略”的夙愿。  相似文献   
26.
近年来,日本在继续以日美同盟为外交基轴的同时.不断通过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多种手段,频频将触角伸向东南亚地区。特别是安倍晋三上台后,首访东南亚各国,其加快亚洲外交布局,重拾价值观外交,构建“钻石包围圈”围堵中国的企图昭然若揭。 防务渗透显示军事存在  相似文献   
27.
伴随日本国会参议院选举日期的,艋近,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所领导的执政党已经有所行动,以实现诸如构建可以直接向首相官邸报告的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安会)等长期寻求的国家安全目标。组建日本国安会并不是一个新生概念。事实上,在安倍首次担任首相期间,他就曾着手推动在首相官邸基础上,构建一个具有美国风格,十分类似于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集权机构。与此同时,安倍强调政府机构在国家安全议题上所承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或许,最好的解决之道可能就是,冲绳知事同意了填海申请,那么就需要美日双方采取两个重要步骤:首先,在初期搬迁实施阶段,需要邀请高级别政治力量来监督;第二,邀请冲绳人民作为真正的合作伙伴来参与到横须贺搬迁计划中来。2013年日本所有的热点问题似乎都与其新任首相安倍晋三有关。无论是他提出的经济复苏计划,还是他对日本历史的粉饰、与中国的领土争端,等等,都为他赚足了眼球。但安倍对于同等重要的日本国内问题——比如美国海军基地到底该不该迁出冲绳等问题则不太上心,  相似文献   
29.
辞旧迎新之际,以“短命”著称的日本政权又进行了一次更迭。日本第95任首相野田佳彦结束了他仅仅16个月的任期,前首相安倍晋三在7年内第二次执掌政权。然而,新首相上台并没有给日本带来新的曙光,反而将日本引入“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心的危险境地。表现之一:安倍晋三上任前后就曾多次表示,希望在任内强化日美同盟,扩大日美合作,近日还指示防卫大臣小野寺“积极与美国沟通,修改1997年时制定的日美防卫指针。因为安倍认为原先的指针“已经不适合目前东亚地区的现状”。表现之二:1月7日,安倍内阁召开自民党国防会议,决定将在2013%预算中增加防卫预算。这是日本事隔11年首次增加军费,而军费追加的部分将主要用于扩充陆上自卫队人员,增加陆、海、空自卫队武器装备。在会上,安倍内阁还决定于2013年年内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表现之三:安倍及其领导的日本自民党在2013年第一个工作日高调合唱《君之代》。众所周知,《君之代》是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前的实际国歌,是昔日帝国主义和军国主义的象征。安倍此举在国内外引发了人们对日本政治向右翼倾斜的担忧”。更有甚者,据日本新闻网报道,根据安倍晋三的旨意,防卫省和自卫队正在研究对进入钓鱼岛附近空域的中国公务机和军机实施“曳光弹射击警告”……安倍政府的这些新举动,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国内民粹主义,加速右倾化,在意识形态和宣传上做文章。比如,安倍政府不断向媒体放话要摒弃“河野谈话”与“村山谈话”,“修正”日本政府关于侵略战争和慰安妇历史的立场,恣意推崇被亚洲民众视为军国主义象征的歌曲《君之代》。另一方面是企图加速朝着军事化的目标迈进。比如,在钓鱼岛海域公然与中国巡航公务船和飞机对峙,宣布要修改日本防卫大纲,扩充兵力、军备和国防预算等。  相似文献   
30.
声音     
《环球军事》2014,(2):5-5
“中国人民不可侮,亚洲人民和世界人民不可欺。安倍必须承认错误,必须纠正错误,必须采取实际行动消除其严重错误的恶劣影响。”——2013年12月128日,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就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发表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