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81.
山东省五莲县县委、县政府努力做好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研究了退役士兵参加事业单位招聘的加分政策,出台了《五莲县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办法》等文件;在事业编制中预留岗位,专门安置符合条件的退役大学生士兵。2012年,县委决议,把义务兵优待金由乡镇统筹改为县乡财政共同负担,并按居民收入逐年递增。日前,山东省10名退役大学生士兵顺利通过政府公示,走上了五莲县事业单位的工作岗位,成为激励适龄青年应征入伍的"正能量"。今冬征兵工作中,五莲县适龄青年应征报名438人,比去年大幅增加22%。  相似文献   
382.
党课教育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党员教育形式,是基层党组织必须坚持的重要组织生活制度。在坚定党员理想信念、增强党员党性观念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国际国内思想舆论互动明显增强、信息传导途径日益增多,坚持党课教育制度、提高基层党课教育  相似文献   
383.
一位安全管理专家曾说过,短期安全靠运气,中期安全靠管理,长期安全靠文化。这深刻揭示了安全工作只有上升到文化层面,才是抓住了根本、击中了要害,才是最长久、最管用、最有效的真招实策。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对有效预防人为差错、促进安全工作落实,具有重要的导向、激励和约束等作用。尤其是一些军兵种部队"高精尖"行业很多,安全工作往往更为复杂,差错问题往往更难防范,事故损失往往更加惨重,迫切要求各级以高度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把安全文化建设摆在更为重要、更为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尤其是在建设方法途径上要注重科学设计、形成体系、彰显实效,着力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84.
新进机关的干部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角色面临着转换,对素质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尽快缩短适应期,更好地胜任本职,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在加强学习中提升素质能力。学习力决定着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进了机关的门,未必就具备了机关干部的素质能力。机关干部应以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把学习作为第一要务,作为提高素质能力的最基本途径。学习应克服一个"满"字、防止一个"惰"字、远离一个"躁"字,践行一个"谦"字、坚持一个"恒"字。学习  相似文献   
385.
院校教育是教员和学员双边作用的过程,是双方共同的思维活动,而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使学员掌握如何增强自我学习的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人为本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386.
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基本形态。文章研究,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要求,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指挥能力,在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培养上应坚持军内合力培养、军民融合培养与重大活动培养等方法,积极拓展指挥人才培养途径,为联合作战指挥人才快速脱颖而出提供多种渠道。  相似文献   
387.
刘灿 《军事历史》2021,(1):31-3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为适应国家经济建设与国防军建设的需要,人民解放军复员、转业工作正式展开.北京市成立复员、转业建设委员会,承担复转军人接收、就业分配、安置情况检查等职能,与各用人单位协同合作保障复转军人待遇落实,并通过组织业务学习、召开经验交流会等多种方式帮助其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和生活.复转军人走上新的岗位后,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将部队优良作风带到生产建设中,在发挥骨干作用的同时,又以模范行动感召青年人积极响应义务兵役制,走入军营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88.
士官人才的任用与退役机制的建立于完善是士官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从士官人才的引进制度、管理模式以及士官内部关系处理等方面论述了怎样建立公平合理的士官人才任用机制;并从退役安置政策的细化与可执行性、退役安置的问责机制以及士官就业培训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军民合力保障士官退役安置。论文研究对于从军民融合的角度建立与完善士官人才的任用管理与退役安置机制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8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