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6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在制导雷达中,为闭合距离跟踪回路,必须要提取距离误差.阐述了2种距离误差提取方法,2种方法均采用前后波门,分别在视频和中频完成距离误差提取,通过详细的理论推导对这2种方法的误差提取电路的特性进行分析,得到距离误差曲线.并讨论了视频积累和中频积累的差别,对视频积累的效果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所得结论对实际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2.
传统的捷联惯导系统通常用陀螺仪测量载体的角速度,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用加速度计代替陀螺仪,从加速度计输出的比力中解算载体的角速度,角速度的解算精度决定了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性能及能否在实际中得到应用。分析了一种12加速度计配置方式的无陀螺捷联惯导系统的角速度解算方法,并将卡尔曼滤波技术应用于角速度解算,提高了角速度求解精度。  相似文献   
203.
线膛炮与火箭炮重迭射击时火力分配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现代战争火箭炮与线膛炮重迭射击应用较多,而对两者的火力分配方法,现行<地面炮兵射击教程>却无明确规定.建立把不同炮种化为同一种火炮的射击效率评定模型,并根据最有利的火力分配原则,从理论上得出火箭炮与线膛炮重迭射击时最佳火力分配方法.这对于完善炮兵射击指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4.
单脉冲体制的雷达以其在测角、跟踪方面的优越性,现在被广泛应用于各电子侦察部(分)队.但该体制也由于和、差通道的幅相特性的不一致,产生了测角误差,进而影响了系统的测角及跟踪性能.某型雷达由于在接收机中采用幅度、相位实时自动调整系统,使幅相一致性得到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测角误差大大减小.  相似文献   
205.
目前我军采用的通过多发实弹射击弹着点确定综合修正量的方法存在浪费弹药、校正过程烦琐等缺点。针对该问题,探讨采用陀螺仪测量火炮跳角从而确定综合修正量的方法。上述方案的实施,将很大程度上节约弹药,提高校炮效率,加快装备形成战斗力速度。  相似文献   
206.
自航水雷雷位误差对障碍毁伤概率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航水雷障碍毁伤概率是其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针对自航水雷(SLMM)雷位所具有的随机散布特性,建立了反映水雷障碍毁伤概率与雷位误差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了仿真验证。利用该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航水雷雷位误差对毁伤概率的影响,同时对自航水雷障碍期望雷位的优化配置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7.
针对幅相误差是制约声纳基阵性能的重要因素,建立存在幅相误差的均匀线列阵模型,进而提出统计计算与计算机仿真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通过计算线列阵方向性函数的统计特性,分析具有幅相误差、基元失效时均匀线列阵对基阵指标的影响。仿真证明理论分析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208.
在高动态环境下,由内杆臂引起的尺寸效应误差是高精度捷联惯导系统的重要误差源之一。从原理上分析了内杆臂误差的产生机理,推导了内杆臂误差的动态误差模型,并结合系统误差模型推导了内杆臂的标定模型,选取考虑了外杆臂误差的速度误差为系统观测量,提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的内杆臂参数辨识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内杆臂标定重复性精度优于2 mm,快速旋转试验中,内杆臂误差补偿后,速度误差减小90%,摇摆试验中的导航精度也得到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209.
校轴装备用于检验防空武器轴系间距尺寸与理论设计尺寸的一致性,其性能对防空武器的火力打击精度影响巨大。某自行防空武器具有轴系繁多、轴系间距尺寸大的特点,现有装备无法满足其校轴需求,故结合主支板配置、连接结构方式等提出了一种新型校轴装备构型。对该校轴装备建立系统整体有限元计算模型,基于真实使用场景下的受力条件对其依次开展静力学、屈曲及振动模态仿真分析,获得了校轴装备的力学与外激励响应特征。新型校轴装备在使用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刚强度特性,装备构型稳定性能好,能避免运输环境下的振动损伤,满足校轴指标要求,对校轴装备的构型设计与力学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10.
<正>近日,由中船重工第七〇五所研究所开发的"套袋式管材自动包装系统"首套设备试制成功,经大量的试验验证,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目前在行业内属于首创,并已申请专利。七〇五所开发的"套袋式管材自动包装系统",由翻料码垛机、捆扎套袋包装机等组成,包括集料、下料、计数、码放、墩齐、输送、捆扎、贴标、套袋、封边、卸料等一系列工作流程,实现了Φ16~Φ32一模四出穿线管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