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184篇
  2013年   187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41篇
  2010年   267篇
  2009年   259篇
  2008年   294篇
  2007年   21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22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98篇
  2002年   197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经济后盾 在伊拉克战争爆发不久,美国总统布什就向联邦议会提交了一份高达747亿美元的补充预算案。美国国会在4月3日通过了向布什政府追加拨款800亿美元,以支付伊拉克战争及其他反恐措施初步费用的议案。战争费用如此之高,主要原因是大量的高技术武器装备高强度使用,大规模部队投入和远距离运动。 据报道,一枚“战斧”巡航导弹平均价值140万美元,1架B-2A隐形轰炸机价值22亿美元,一架“阿帕奇”直升机价值1500万美元;美军的一个装甲师(机步师)平均每天需要消耗弹药5000吨,淡水2000吨,口粮8万份,油料60万加仑;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一年的维持费用高达283亿美元;一  相似文献   
142.
邰德民  仝仲璞 《国防》2003,(4):13-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只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才能适应新军事革命的要求,在未来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综合分析国防后备力量跨越式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威慑因素的变化。高技术条件下人民战争,后备力量参战支前能力的强弱已不再取决于人多势众,传统意义的人民战争已不能对敌人构成真正的威慑。只有把蕴藏于民间的高技术人才和装备组织起来,转化成打赢高  相似文献   
143.
伍锡星 《国防》2003,(6):8-15
在人类社会刚刚迈入21世纪之际,一场不可能有赢家的伊拉克战争终于在漫漫黄沙中刀剑出鞘,人类对和平与安宁的向往和希冀又一次在熊熊战火中灰飞烟灭。 几乎在战争爆发的同时,我国中央电视台四套、一套、九套都开始进行了长时间、全方位、多视角的即时转播。其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均为史无前例。在央视以往所有直播节目中,还没有什么节目能够像这次直播这样吸引亿万观众的目光,能够像这次直播这样达到“万人空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4.
姜延波  岳胜军 《国防》2003,(5):34-34
反战争动员,是指破坏、阻止和干扰敌方战争动员准备与实施的军事和非军事行动。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反动员的要素多、范围广、综合性强,决定了反战争动员应遵循“整体谋划、系统实施、确保重点、协调一致”的原则。反战争动员,既可以电子干扰、信息欺骗、心理攻击等软杀伤手段实施,也可以远程突袭、精确打击、火力压制和特种作战等硬摧毁方式进行。组织实施反战争动员,有利于削弱敌国防实力、潜力转化以及持续作战能力。高技术条件下的反战争动员,是智力战与体力战、信息战与火力战、经济战与外交战的统一,系统性、整体性强,在组织实施反战争动员过程中,应重点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5.
美英联军对伊拉克发动军事打击并取得速胜,开创了冷战后美国单方面推翻一个国家政权的先例,美国单边主义也随之达到了一个新的巅峰。谁能阻止美国主义的甚嚣尘上?曾经强大的俄罗斯是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当今世界,有能力从军事上能掣肘美国的只有俄罗斯;俄、法、德反战轴心和联合国也是多极世界拥护者的一个希望。因为在美国穷兵黩武及为所欲为的时代,至少从政治上还有一个声音在牵制美国,至少还有一个将世界各国聚到一起讨论问题的场所。伊拉克战争全面考验着俄美关系的基础,进而牵引国际格局的未来发展方向。一、俄美伙伴关系基础脆弱“9…  相似文献   
146.
西藏人民的第二次抗英战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贵 《军事历史》2003,(3):60-64
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藏历木龙年,西藏人民称该年第二次抗击英军入侵之战为“木龙年之战”。这次抗英,较之1888年(土鼠年)的抗英战争规模更大,斗争更加惨烈,战争结果对全国,特别是西藏地区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更大。一、战争起因1888年西藏人民第一次抗英战争失败后,清廷被迫与英国于1890年签订将锡金断送给英印的《加尔各答条约》,没有征求过十三世达赖和噶厦(西藏地方政府)的意见,因而达赖、噶厦和西藏人民普遍反对这一强加给他们的不平等条约。锡金(原本属于西藏的藩属)的沦丧和英国对西藏的虎视眈眈,引起西藏人民的极大愤慨…  相似文献   
147.
148.
颜色与战争     
王泳 《云南国防》2003,(3):50-50
  相似文献   
149.
烟幕与战争     
  相似文献   
150.
李勇 《政工学刊》2003,(2):47-48
革命英雄主义是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利益,敢于克服超常程度的困难,勇于向反动势力、守旧势力和自然界进行坚强不屈斗争的大无畏的精神状态及其外在表现。它视革命利益高于一切,以革命事业为己任,为了革命事业可以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生命,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它总是同最复杂、最危险的情况联系在一起,它需要刚强的意志、巨大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坚韧的顽强性。它从人民群众的最高利益出发,并相信集体才是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个人只有结合在集体之中才能发挥作用,具有鲜明的集体性。它能把人的精神融入到武器的效能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