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5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指挥自动化(C~3I)系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象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在指挥自动化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图象通信主要利用卫星信道传输图象数据,特点是实时,高效、准确、直观、通信范围广、保密性好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象通信技术必将成为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正处于以信息技术为龙头的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指挥自动化是军事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产物,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阐述了指挥自动化系统在军队和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院校“指挥自动化系统与技术”课程教学的现状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3.
基于Galerkin逼近技巧,本文构造了次连续(S)型映射的广义度,讨论了该广义度的初等性质,并给出了局部有界广义伪单调映射满值性的拓扑证明。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阵地布防辅助决策系统从其系统结构、信息处理流程及系统实现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目前已在PC 机及其兼客机上成功地实现了该系统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基于离散化模型的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存在模型复杂的问题,很难对其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离散化模型.雷达配置与部署的方案、雷达网对防区的覆盖能力以及雷达布站的约束条件都分别通过网格和矩阵进行了定量描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雷达优化配置与部署问题的数学模型.这样就可以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对该问题优化.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将系统工程中解释结构模型法引入到武器装备效能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在可拓空间确定武器效能影响因素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求解系统可达矩阵,建立结构模型,构建多层递阶的效能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该ISM,分析了评价体系的内部层次结构及主次因素,掌握系统评价的神经支撑结构;并以机动性指标为例,确定了单指标的因素支撑影响图。系统效能ISM的建立,可为确定提高武器效能的突破点、研发(R&D)控制的立足点等方面进行系统解释,为科学建立评价体系、判定内部结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导航与定位被誉为现代战争的北斗星,在军事热点地区构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可作为现役导航定位系统的备份和补充,可形成可靠性更高、抗干扰抗摧毁能力更强的综合导航定位系统.给出区域增强导航定位系统的组成框图,并重点研究了系统的时间同步关键技术,包括时间同步网结构、基准时钟设置和时间校准方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无线城市概念,阐述了无线城市技术WiMAX+Wi—Fi Mesh原理,探析了其在社会公共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和智能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堆积固体自燃火灾是常见多发火灾,由于其规模庞大、着火延迟期长等特点,难以进行全尺寸的模拟实验,为火灾预防和调查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基于F—K(Frank—Kamenetskii)理论,将小规模实验结果外推,从而预测或判断一定尺寸的堆积固体在一定的环境温度下自燃起火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建模与仿真VV&A工具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深入研究VV&A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仿真和建模VV&A工具设计方案,详细介绍了各个模块的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工作流程.应用ODBC互连技术实现接口问的通信,将VV&A工具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从而有效提高了仿真VV&A过程的经济性和快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