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6篇
  免费   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05篇
  2013年   217篇
  2012年   9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40篇
  2007年   112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实现强军目标是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历史担当,要紧贴强军实践培育党员干部的担当精神,不断深化勇于担当的政治自觉,强化敢于担当的历史责任,历练善于担当的能力素质,培育务实担当的优良作风,切实为推动强军兴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2.
正新型军事人才具有专业门类多、来源范围广、军地融合度高等特点,其成长发展规律也有一定特殊性。我们要深入研究把握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特点规律,进一步提高人才建设的质量效益。一、依托岗位实践培养人才。一个干部从"可造之才"变为"有用之才",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他放到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岗位上历练,放到军事斗争准备实践中磨砺,放到艰苦环境和工作一线摔打。一是在岗位练兵中增长才干。引导官兵把本职岗位作为锻  相似文献   
83.
扎实推进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当注重思想引领,解决好认识问题;搞好统筹,处理好学习与实践等关系;贯穿"四个始终",做到标准不降、劲头不松;突出工作重点,切实打好攻坚战,以解决问题的新成效取信于官兵。  相似文献   
84.
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坚决按照习近平主席"三个贯穿始终"的决策指示,始终围绕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聚焦反对"四风"正风肃纪;通过上下联动、相互配合、共同推进,切实形成推动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的强大合力;准确把握各级各层次的突出问题,以管用的方法、有效的手段确保取得广大官兵满意的实效。  相似文献   
85.
深入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解决发生在官兵身边的不正之风,解决服务基层、服务官兵不到位的问题,要端正为兵服务态度,解决官兵反映的问题,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突出官兵主体地位,推进基层作风建设,为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6.
一个政党只有按照政党发展规律加强建设,才能实现自身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要求,坚持执政为民,在政治生活中按照执政党建设的规律逻辑推进党的各项工作,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增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相似文献   
87.
正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抓基层打基础的重要论述,必须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领和指引,使之具体为基层的任务要求落实落地,形成鲜明的工作导向、评价导向和激励导向,确保基层建设与强军目标相适应、与强军实践相协调,在新的起点和更高层次上实现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一、坚持标准要求,把握大抓基层的着力点。坚持不懈地用强军目标建连育人,注重整体与局部相促进、平时与战时相一致、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发挥生命线作用突出"三个绝对"标  相似文献   
88.
本栏目从2013年第9期起,刊登了黎阳军工文化实践解读系列的六篇文章,对黎阳公司的军工文化建设进行了全面展示。黎阳公司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89.
优术提效,指通过完善工具、思维、方法等达到更好的效果。黎阳通过创新企业管理工具、激励机制和人才管理机制等,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0.
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新实践 新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八大以来,军民融合问题备受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一步做好军民融合式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需求牵引、国家主导.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新形势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特点,军队总部机关、各军兵种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