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延忠 《环球军事》2010,(22):26-27
资本对利润的追逐往往显得十分疯狂,有时甚至不惜以战争作为成本。历史上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以及摩根财团都毫不掩饰对战争的“喜爱”,因为战争中的国家往往需要依靠他们来进行大规模的融资,这自然也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没有任何一种资本希望看到毁灭一切的全面战争,所以,当像世界大战这种可以让所有人变成输家的浩劫来临时,大资本家们自然会站到战争的对立面,用尽一切手段阻止战争的爆发。  相似文献   
32.
2013年1月10日星期二晴今天,我去了七连联系户廖承德家。就快春节了,想看看他家有什么困难,能帮着解决一下。老廖媳妇的身体不太好,我专门去商店买了两箱牛奶和一些水果。去之前,我给廖承德打了电话,他和媳妇都在家。我和廖承德交谈后得知,他种植的70亩棉花产量不太高,共收籽棉19吨,平均单产才280公斤,收支基本持平。女儿还在上大学,家里负担重,经济十分紧  相似文献   
33.
近年来,各地普遍建立了领导联系专家制度,对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做好人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要更好地发挥领导联系专家的作用,必须注重发挥领导、专家"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34.
众筹新年     
在2014年,众筹是互联网中最流行的词语之一。众筹就是通过大众广泛筹集资金。在过去众筹是熟人之间的小众游戏,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众筹真正实现了大众筹集的概念。认识的,不认识的,国内的,国际的,只要你认同项目的概念都可以参与进来。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一年的发端。每到春节,全国上下都在为团圆奔波。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个年字,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承载了太多的内涵。春节守岁,一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把酒言欢,讲究的是家庭的美满;春节拜年敬先人是孝道,是中华民族五千年  相似文献   
35.
正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必定能"找准症结、药到病除"。在空军某汽车团,每当车辆装备有了什么"疑难杂症",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找"铁马神医"王叔。经过他的一番"望闻问切",必定能"找准症结、药到病除"。官兵们口中的"铁马神医"王叔就是该团四级军士长王明民。去年,连队远赴新疆西北大漠执行远程机动演练任务。烈日炎炎下,车队刚刚驶出  相似文献   
36.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击战场上,举国上下万众一心,书写了一幅幅气壮山河的战"疫"画卷。这种"举国加油"壮举,再一次印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印证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印证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家国情怀。透过华夏儿女的勇敢冲锋、无畏逆行,强烈感受到深深沉淀于中华民族血脉中的精神基因。  相似文献   
37.
连日来,一张张部队官兵立功的喜报,在军地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伴随着喜庆的鞭炮声和喧天的锣鼓声,送到官兵家里。喜报虽小,作用却大。它一头连着军人荣誉,一头连着军属荣光;一头连着军人士气,一头连着军属牵挂。小小喜报的背后,是官兵多少个日夜的艰辛付出和汗水浇灌,承载的是官兵“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的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38.
致敬劳动者     
周林 《中国民兵》2020,(5):60-61
跳跃的音符,期许的目光,随着春风拂过茫茫原野。春雨惊起的漫漫绿色中,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五一”国际劳动节:面对全球疫情肆虐.无数勇敢的人直面生死、勇于冲锋,他们同疫魔斗争、与时间赛跑,用热血与生命书写着壮美之歌。劳动者的丰碑上有他们的名字,劳动者的史卷上有他们的身影。在这个特殊的春天,一批有家国情怀的“国动人”点燃的劳动火炬,“火”了微信圈:3月16日,中国民兵新媒体刊登了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人武部政工科长兼保障科长厉夫亮参加疫情防控的事迹,在“国动人”中引发强烈反响,短短时间内,人物稿件从一篇、两篇到三篇、四篇……  相似文献   
39.
40.
30年前,我啼哭着挣脱母体,来到了年轻的父母给我的那个家。疲惫孱弱的母亲从此快乐、充满希望,憨厚的父亲怜惜的脸上挂满微笑。18年后,随着汽笛一声长鸣,我将自己满腔的憧憬与梦想,以及父母的希望与牵挂一同打进背包,走进方块加直线的绿色氛围,融进一个有很多兄弟的新“家”。在新“家”的摸爬滚打中我学会了坚强,对父母的那份依恋似乎被岁月冲淡,繁忙的工作中渐渐忽略了对“家”的问候。忽然有一天接到父母打来的电话,电话的那头父亲欣慰中夹着些许忧伤,母亲喜悦中搀着长长的牵挂,问我怎么老不给家里打电话?此刻的我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