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8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导弹攻防对抗作战效能仿真分析方法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介绍了在基于攻防对抗仿真的导弹作战效能分析时应该面对的四个主要环节,提出了采用攻防对抗仿真进行导弹作战效能分析的一般过程。该方法适用于各类导弹等武器系统攻防对抗仿真作战效能研究。  相似文献   
12.
坦克火力对抗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对坦克火力对抗这一过程进行仿真,得出了近似实战的仿真结果。通过改变作战系统的初始值,还可以获得不同战术背景下理想的、描述了火力对抗结果的基本数据,这对坦克火力对抗中兵力部署和火力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范大水  吴纯录  叶松 《国防》2002,(6):28-29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地方企业与军事对口的专业越来越多,依托这些企业和专业组建民兵对口专业分队,既提高了民兵组织科技含量,又较好地缓解了民兵训练与生产的矛盾.目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已经成为民兵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感到,当前民兵对口专业分队在岗训练落实得不够好,有的没有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抓,有的虽然抓了但随意性很大,层次较低,效果不理想,技术与战术脱节、训练与生产脱节的现象较为突出.应当看到,民兵对口专业技术分队如果没有岗位训练的落实,基本军事技能很难达到与部队同等的水平,难以在未来敌我高强度对抗中适应战场环境,也就难以实现"打得赢"这一根本目标.为此,我们在城市民兵工作改革中,对如何抓好民兵在岗训练的落实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使用对策论的观点和方法 ,结合搜索论的知识 ,建立了一类搜索 -规避对抗对策模型 .对模型的结论做了系统分析 ,考虑了对策双方的最优策略及使用 .  相似文献   
15.
就通信对抗在信息战条件下所应重点开发的技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对通信对抗系统装备的发展谈了几点建设性认识,并就综合一体化问题作出预测。  相似文献   
16.
比较全面地叙述了98海湾危机的成因,英美两国兵力集结情况,重点分析了兵力集结过程中所出现的特点,最后给出了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刘裕洲  张印东 《中国民兵》2007,(7):F0003-F0003
入夏以来,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人武部针对本地河道、湖泊多,防汛形势严峻的实际,按照“实装、实兵、实地”的要求,组织民兵进行抗洪抢险演练,提高了民兵队伍遂行任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大项工作要抓好,有些细节工作同样不可忽视。前不久,笔者在几个人武部采访时,发现有些“细节”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9.
组合建模的航母战斗群威胁预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航母战斗群的运动特性,提出用灰色模型与自回归时序组合建模方法构建其运动预测模型.依据此模型对双方火力控制区的变化进行预测,最后给出了航母战斗群威胁预警仿真系统的实现思路.解决了陆基常规导弹对抗航母战斗群的作战保障工程的部分问题,具有较强的军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人武部以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为目标,从严从难苦练精兵,经常把民兵分队拉到生疏地域,在近似实战的背景下进行实兵实装演练,有效提高了民兵队伍快速动员和遂行任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