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偶变元MAI旋转对称布尔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数免疫度是布尔函数的一个重要密码学指标.给出了具有最大代数免疫度的偶数元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两种构造方法.进一步地,研究了特殊情形时所构造的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非线性度,当n≥18时,构造3得到的MAI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非线性度优于已知构造的偶数元MAI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非线性度.  相似文献   
322.
专家意见能否达成共识是战争设计工程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从复杂理论视角对专家思维过程的适应性、聚集性、非线性进行分析,接着将专家群体划分为两类并且运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研讨过程建模,提出并证明了两类专家群体思维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得到群体思维收敛不仅与研讨过程中专家之间的关系影响矩阵有关,而且与专家的初始意见有关.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进一步探索了群体思维收敛过程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23.
代数免疫度最优的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构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代数免疫度是布尔函数的一个重要密码学指标,为了抵挡代数攻击,密码算法中所使用的布尔函数应当具有较高的代数免疫度.本文利用“轨道交换”技术,给出了一类具有最优代数免疫度的旋转对称布尔函数的构造,该类函数对于代数攻击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同时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度和最优代数次数.  相似文献   
324.
龙汉 《国防科技》2004,(6):25-26
三维可视化技术引发了科研分析手段的革命,抢占三维可视化技术研发的制高点是我国学术界的紧迫任务,本文简要叙述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数学基础和编程基础,列举了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并结合作者的开发实践介绍了某三维作战仿真场景的研发情况。  相似文献   
325.
文章建立了不对称信息下的军队后勤人员激励配置模型,确定了不同类型的军队后勤人员能够创造的最优业绩及其对应的激励价值,并提出对于创造不同工作业绩的后勤人员应给予的不同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326.
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的不足,在装备采购风险评价中引入了基于模糊一致矩阵的层次分析法,提出了装备采购风险评价的模糊层次分析方法,不但解决了传统层次分析法中判断矩阵一致性的检验、调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而且充分集成了多个专家的知识和经验,使决策过程更贴近实际,更便于理解。算例分析结果验证了所提出装备采购风险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7.
经验模态分解中包络线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验模态分解(EMD)是一种先进的信号处理方法,对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具有独特的分析能力.它的包络线算法存在着过冲/欠冲和端点问题,影响信号分解质量.分析了过冲/欠冲和端点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采用保形分段3次插值方法作为EMD分解过程中的包络算法,解决了拟合包络线的过冲/欠冲问题;采用端点处包络线位置预测,对端点处的包络线位置加以约束,与极值点对称延拓的方法结合使用,充分利用信号本身信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端点问题.最后,用一个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28.
为了降低专家聚类赋权过程中由排序向量引起的不确定性和判断矩阵引起的矛盾性,提高权值分配的精确性,提出了基于信息熵和判断矩阵相结合的专家聚类赋权法。该方法采用聚类分析原理,对排序向量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信息熵值和一致性比率确定专家权重系数。实例分析表明:基于信息熵和判断矩阵相结合的专家聚类赋权法在具体应用中得到的结果离期望值更近,说明该算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329.
在对某水下无约束航行体进行有限元静力分析的时候,由于无法限定结构的自由度而使刚度矩阵奇异,从而导致求解失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用强迫约束法和准静态法(惯性释放)对此航行体进行了有限元静力对比计算,结果表明:用强迫约束法对水下航行体进行静力分析时,在施加强迫约束的部位出现了严重的应力集中现象,应力最大值为1.25×106Pa,应力集中使得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与实验数据相差较大,可认为计算结果错误;采用惯性释放法对其进行静力分析时,应力最大值为3.27×105Pa,整个结构的应力分布合理,与实验数据一致,计算结果正确。  相似文献   
330.
针对自动测试系统(ATS)多层次、多指标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通过德尔菲法确定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领域专家确定底层指标的隶属度矩阵;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指标的权重,并经过一致性检验;将底层的评价结果作为其上一层的隶属度矩阵,再根据相应层的权重进行评价,得到该层的评价结果。依次类推到最顶层,得到系统的最终评价结论和量化结果。最后以某型ATS为例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