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96篇
  免费   402篇
  国内免费   14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3篇
  2013年   193篇
  2012年   234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3篇
  2007年   165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44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2 毫秒
961.
基于人体骨骼结构分析,结合坦克驾驶员驾驶特点,建立坦克驾驶员的二维运动学模型;根据该二维模型的几何特性,建立人体各关节链的闭环矢量方程,并运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方程进行求解;以求解计算结果为依据,分析不同身高尺寸的驾驶员对某型主战坦克驾驶舱的静态人机适应性。  相似文献   
962.
介绍了匹配追踪信号分解法在发动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针对康明斯6BT5.9型发动机进气门振动信号,采用时域表达较为理想的高斯函数作为信号展开的基元函数进行信号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963.
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需求及ABMS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复杂战争系统与一般的物理系统相比,建模与仿真条件、要求与过程有着明显差异。在论述战争系统及其复杂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复杂战争系统一般的建模与仿真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研究了基于Agent的建模与仿真(ABMS)方法。将ABMS方法应用于信息化战场多传感器仿真演示,验证了其对复杂战争系统建模与仿真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964.
非均匀焊接接头的力学建模与断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非均匀焊接接头"4区连接"的新模型,并利用积分变换-奇异积分方程的方法,研究了焊缝区的反平面断裂问题。数值计算表明:增大界面区的刚度或者适当地增大焊缝区、热影响区和界面区的宽度都有利于降低焊缝区裂纹的应力强度因子;相对于高匹配情形而言,低匹配焊接接头焊缝区的抗断裂能力明显较高。  相似文献   
965.
近年来,为了应对科技飞速发展和军队转型带来的挑战,促进建模与仿真活动规范、高效、有序的进行,美军对其建模与仿真管理体制开展了新一轮的改革。通过分析此次体制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得出了一些对我军建模与仿真发展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66.
北疆隆冬,冰封雪裹,寒彻肌骨。1月15日,驻哈尔滨某预备役防化团将官兵拉进茫茫林海雪原,展开昼夜严寒条件下的冬季适应性训练。演练中,他们打破传统组训模式,根据实战要求和地形特点全程开设战场,设置“敌情”,提高了官兵在恶劣条件下的走、打、吃、住、藏能力。  相似文献   
967.
从信息化战争体系对抗模拟仿真的EBI模型体系出发,界定了体系对抗的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的概念,探讨了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的建模内容,分析了利用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表现体系对抗复杂性的途径,并在探讨体系对抗仿真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BM建模方法构建体系对抗网络模型和交互模型的研究设想.  相似文献   
968.
对敌后侦察反军事诱骗的远程火力打击战法的定量分析是战役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信息作战原理,运用仿真和统计学分析的混合方法,建立基于概率的二人非零和(TPNZS)非合作博弈模型,设计基于侦察与诱骗博弈的远程火力打击战法,定量分析我方的敌后侦察和敌方的军事诱骗对远程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的影响,并对一个典型实例的初步试验及分析结果表明:与敌后侦察和军事诱骗有关的正确识别目标和错误识别目标的概率以及远程火力命中目标的概率是评估远程信息与火力联合打击能力的关键,而对评估结果进行博弈分析则是远程火力打击战法设计的关键,用识别正确目标和错误目标能力以及远程火力命中目标能力描述的基于敌后侦察与诱骗博弈的远程火力最优打击战法为Δ*=(0,Δ2*,1-Δ2*)=(0.0000,0.7727,0.2273),被打击方对远程火力打击的最优战法为π*=(π1*,0,1-π1*)=(0.8511,0.0000,0.1489)。  相似文献   
969.
一等奖(3名):潘克刚,胡均权,吴恒,张邦宁.准混沌差分跳频转移函数研究与实现(2—5);谢贵武,杨继红,陈亮,肖勇,闵刚.一种新的变速率语音编码算法(4—1);周尧,蔡跃明,潘成康.一种新的基于 V-MIMO 技术的包冲突解析方案(3—6)二等奖(6名):李玉建,王金龙,吴启晖.一种频域均衡与干扰抑制联合的算法研究(1—5);张杭,孟艳,陈乾,宋端.基于遗传算法的通信卫星频谱资源运用研究(3—1);孙卓,岳振军,宋巍.基于  相似文献   
970.
拦截高速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于远距离拦截高速、大机动目标,不仅拦截弧段长,拦截飞行时间也更久。拦截弹在飞行过程中的能量管理与优化问题,也是在拦截制导律设计时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将非线性弹目运动关系降阶简化后,运用最优控制理论,将能量管理纳入考虑中,得出针对高速、机动目标的最优制导律,且可以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通过引入分段线性和指数两种形式的阻尼,使得导弹在拦截高速高加速目标时,对目标机动的敏感度随弹目距离变化,从而达到能量管理的目的。通过二维非线性仿真验证了制导律的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