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如何构建一支均衡的海军舰队,一直是困扰各国海军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中国海军正面临从以潜艇为主力的舰队结构向更为均衡的结构发展的关键时刻,未来中国海军舰队应采取什么样的结构,是继续保持以小型舰艇为中心,适当发展大型水面舰艇,还是以大型水面舰艇为中心,以小型舰艇为辅助的结构模式?本文从小型舰艇的战略意义、德国和苏联海军的经验教训以及新中国海军的历史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32.
赖鸣 《军事史林》2013,(2):58-58
在欧洲国际海军装备展上,法国舰艇建造局(DCNS)公布其新型概念潜艇——SHX-26,该小型潜艇设计用于浅水及近海区域作战。  相似文献   
33.
舰艇作战系统电磁兼容的综合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针对舰艇作战系统中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的预测方法。针对舰载电子设备的电磁兼容问题,采用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方法,通过综合考虑发射接收对之间的响应,利用发射机、接收机的辐射响应特性以及信道条件的数学模型,分析电子设备之间的电磁兼容性,对分析预测电子设备间的电磁兼容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基于虚拟仪器的航空电子设备检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成 《指挥控制与仿真》2008,30(3):106-109,119
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航空电子设备自动化检测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软硬件的结构和功能。说明了通过程序、配置文件管理系统硬件,实现软件的仪器无关性的方法。并讨论了用数据库和文本文件定义被测设备的数学模型,从而实现检测系统与被测设备分离的方法。由于从检测系统和被测设备两方面实现了检测的通用性,对检测系统的升级换代和扩展检测新型机载设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当代海军》2008,(3):5-5
近日,《产经新闻》报道,由于失火导致雷达等精密电子设备几乎全毁的日本海上自卫队“白根”号直升机驱逐舰尚有“生还”可能。海上幕僚监部已开始讨论新的变通方法,拟准备将明年计划退役的“榛名”号直升机驱逐舰上的舰载设备,经过必要的改装后配置“白根”号。  相似文献   
36.
37.
本文从抽样检查的要求出发,论述了可靠性指标提出的有关问题,包括定量指标及其它要求的提出。  相似文献   
38.
人类的历史进程表明,今天的科学幻想,可能就是明天的科学现实;今天的科学探索,可能就是明天社会生产力和军队战斗力的发展源泉。因此,关心未来社会发展趋势的人,也必然是关心当前科学探索的人。人们在向宏观世界进军的同时,也在对微观世界进行着不懈地探索。有些以前看似“天方夜潭”的幻想,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催化”下,正“栩栩如生”的朝人们走来。人们的幻想之一就是能够制造出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得到的超微型电机,就是能够移植到昆虫头脑  相似文献   
39.
传导冷却是一种较为简单、可靠的冷却方法,使用导热性能良好低密度的新型合成材料,将能解决许多大功率印制板的散热问题。  相似文献   
40.
为实现未来作战的绝对军事优势,美军将现代化核武器与常规武器系统相结合,突出以精确制导武器为代表的高技术装备在新式核力量中的地位和作用;凭借次临界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等先进技术,对现役的核装置与核材料进行重新设计和制造,使其趋于低成本、轻量化和小成力化;对核工业联合体进行现代化改造,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型核武器技术,为美军核武器从战略"成慑手段"迈向现实"遏制力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