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01.
新型舰载红外诱饵可以成功干扰红外成像制导导弹。通过分析红外诱饵对红外成像制导导弹的矩心干扰机理,建立了包括舰艇、导弹的运动轨迹,红外诱饵弹和矩心的运动轨迹方程在内的红外诱饵对抗红外成像制导导弹模型;通过算例分析了矩心运动轨迹,分析了布设不同数量的诱饵对矩心与舰艇之间距离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数量红外诱饵对干扰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为了研究基于空间锥体目标进动特性的识别方法,通过对空间锥体目标的弹道建模,分析了进动锥体目标姿态角变化,引入平均视线角变化对回波RCS的影响,推导了空间锥体目标相对雷达波的姿态角计算公式,分析RCS随时间变化关系,通过回波RCS序列估计进动周期及进动角参数,以惯量比为特征,提出弹头和诱饵的识别方法,仿真试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3.
弹道导弹弹头和诱饵的反红外识别能力是导弹突防能力的重要内容,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构建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评估指标模型,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级指标的权重,对弹头和诱饵反红外识别能力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4.
在拖曳式诱饵干扰场景下,目标和诱饵同处于雷达的半功率波束之内,导致传统单脉冲体制雷达有效对其进行分离。针对这一问题,从单脉冲体制雷达匹配滤波采样模型入手,建立了同波束内目标和诱饵的联合概率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一种改进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MCMC)方法,完成目标和诱饵的参数估计。该方法将传统随机游走和独立抽样方法相结合,具有估计准确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方法可有效分离同波束内目标和诱饵。  相似文献   
105.
106.
正横布置的潜艇发射装置在发射鱼雷诱饵时,有可能与发射艇的尾部相碰撞,分析了诱饵在发射管内的运动,建立了诱饵发射后在脱离发射管阶段及在初始弹道阶段的弹道数学模型,并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分析了不安全的内因,提出了为了保证诱饵发射的安全,应合理确定发射时的艇速、诱饵出管速度、合理选择舵角和操舵方式等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7.
在系统分析反辐射导引头测向和跟踪机理基础上,基于导弹运行轨迹,对导弹从不同方位角、不同仰角攻击等功率非相参三点源、正三角形布站过程建立了准确实用的动态跟踪模型,基于该模型以HARM导弹为例对诱偏效果进行了动态仿真,分析了反辐射导弹攻击辐射源的规律,得到了雷达辐射源诱偏反辐射导弹实用的布站间距配置方案,所建模型和提出的方法具有普遍和实用性,对工程实践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在空间信息战中的不断应用,卫星的发展及应用广受关注。本文通过与传统大中型卫星的对比,论述了微小型卫星的特点。并举例说明了微小型卫星最初应用目的和在通信、军事侦察两方面的应用现状。最后,在特点及应用的基础上分析了微小型卫星个体结构和组网应用两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9.
军备动态     
美国防部2006年初出台新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美国防部7月6日报道,五角大楼的资深发言人7月5日在华盛顿说,国防部正在编写的《四年一度防务评审》报告对认识当前形势具有重大意义。国防部将于2006年2月6日提交2007财年国防预算申请时一并提交该报告。上一份评审报告是在2001年出台的,报告对“9.11”事件及后来的阿富汗战争所得出的结论是不全面的。自  相似文献   
110.
具有亮点和方位延展特征的线列阵声诱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几种目标尺度识别方法的机理,针对其特性和传统声诱饵的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潜艇亮点模型的线列阵声诱饵,并对其参数进行了选取.仿真结果表明,该声诱饵对基于目标尺度识别的鱼雷具有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