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98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指挥控制与仿真》2010,32(3):40-40
俄罗斯Ka-52"短吻鳄"(Alligator)直升机可能是装备计划购买的法国"西北风"级直升机航母的最佳选择。俄罗斯正在就购买至少1艘"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的相关事宜进行磋商,采办价格4-5亿欧元(约5.3-6.6亿美元),并计划与法国海军造船厂合作建造另外3艘该级舰船。  相似文献   
22.
李杰 《中国民兵》2010,(11):60-61
10月14日,"戴高乐"号航母前往执行打击索马里海盗任务不到一天,便因技术故障而不得不重回土伦港进行维修。多灾多难的"戴高乐"号航母再一次出现问题,重新引发人们对法国航母乃至大型舰船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23.
<正>航母虽然是防御性武器,但"本设计师"认为它除了舰载机具有攻击能力外,本身也应该具有战斗力。现代各国海军也都是以航母为核心形成一个编队来执行各种任务。如果失去了护航舰艇的保护,它就失去了自卫反击能力,并且组成一个航母编队成本巨大,不如独自配备攻击系统,虽然加装攻击系统占据了部分面积,  相似文献   
24.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苏联解体的几十年时间内,苏联海军一直坚持着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苏联海军曾试图以其潜艇优势去抗衡美国海军的航母优势。然而,在与美国的对抗中,苏联认识到缺乏航母及航母舰载机的海军毕竟难以有足够强悍的实力去跨洋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因而也就无法打造出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远洋舰队。那么,苏联/俄罗斯航母及其舰载装备在几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中究竟走过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呢?  相似文献   
25.
任何一个国家,一支现代海军,只要她以严肃的态度去对待航母发展的问题,就不免要面对如何建造和使用航母陆上试验系统的问题。这个系统用于试验航母上起飞着舰技术并检验相关设备,苏联还将这种试验系统与飞行员的训练结合起来,称其为陆上舰载航空试验和教学-训练综合体,缩写和简称为尼特卡。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当年负责尼特卡建造的专家巴比奇先生,就苏联航母陆上试验系统的话题进行了有趣的交流。  相似文献   
26.
美国海军三级士官小原首次登上华盛顿号前往日本,艰辛的海上旅程之后他们终于到达日本,新的生活开始了。  相似文献   
27.
《当代海军》2010,(4):7-7
环球网3月15日消息韩国媒体报道称,韩国不但拥有建造航空母舰的能力,而且驱逐舰等的舰载装备、武装体系的国产化水平,也达到95%~98%。  相似文献   
28.
航母是当今最为复杂的大型舰船,同时也是目前最昂贵的舰船。其运行费非常巨大。在航母运行费投入中,美军航母人员费是运行费的投入重点,且十分注意投资时间维度上的总体平稳和关注投资在总体平稳基础上的波动性。美国航母运行费投入特点表明,在发展航母时,应充分认清航母运行费的可承受性问题,注重发展提升可靠性和维修性的技术手段,减少航母的运行成本。同时,要加强对航母使用的规划设计,注重电气化设备的研发,保持运行费投资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29.
陈练 《军事史林》2008,(3):29-32
美国航母编队不仅是美海军实施前沿存在的重要力量,而且是美国在数次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海军力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美国的航母编队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30.
1999年1月至3月中旬,法海军一支远航训练编队驶入西太平洋地区活动。该编队由航母“圣女贞德”号、护卫舰“德克德尔纳”“文特米埃赫”“普拉里亚尔”号以及“迪朗斯河”级油船1艘组成。编队指挥官为训练司令兼“贞德”号航母舰长菲利浦·布雷诺海军上校。该编队先后访问中国、韩国、俄罗斯以及部分东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