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9篇
  免费   550篇
  国内免费   271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105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116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168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79篇
  2007年   135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3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9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61.
针对传统设计、分析存在的问题 ,对结构与控制系统协同并行设计技术作了研究。通过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产品开发团队 ,利用PRO/E ,PATRAN ,NASTRAN ,ADAMS以及MATLAB等对某型号导弹进行了结构与控制系统的并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2.
针对柴油机低频排气噪声的频率与强度很难准确地用理论计算等困难 ,试验研究了柴油机排气管内低频排气噪声信号与排气管壁上振动信号的相互关系 .结果表明 ,低频范围内 ,振动信号与噪声信号几乎呈现周期性的完全相干 ,在相干频率处振动信号能反映排气噪声的类周期性 .  相似文献   
163.
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舰船磁场信号进行奇异性分析,找出船速与奇异性指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判断船速.  相似文献   
164.
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在舰载火箭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了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的简易制导火箭弹的弹道模型 ,进行了数字仿真 .理论研究和数字仿真结果表明 ,采用火药脉冲助推器控制可以有效地提高火箭弹的命中精度 ,它对实际弹道修正的效果与其冲量大小、数目、作用起始时刻、作用方位角、作用时间间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65.
小波神经网络在装备研制费预测与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小波及小波变换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适用于武器装备研制费用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与控制模型.结合某型装备研制费用,进行了预测与控制的数据仿真.  相似文献   
166.
A100是由中国自行研制的一种大口径远程多管火箭武器,具有射程远、精度高、威力大、反应迅速、支援保障简便等特点。该武器主要用于打击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各种集群目标和面目标,如集群坦克、装甲车辆、停机坪上的飞机、上岸的两栖登陆装备、近岸舰艇、技术兵器、指挥系统、雷达站、通信枢纽以及集群兵力等。  相似文献   
167.
隐身伪装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身技术,是指通过减少目标雷达、红外线、光电、声响等暴露征候,使目标在战场不被探测的一种伪装技术。隐身技术的出现为目标的隐真伪装提供了新的实现途径。与示假伪装相比,隐身技术能最大限度地保证目标的生存,因为示假虽然能提高战场目标的生存能力,但不能保证真目标不连同假目标一起被摧毁。而对于关键目标(武器装备、工事等),敌不惜武力进行摧毁下,这时,隐身伪装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68.
将小波变换方法用于眼底病灰度图像预处理。采用Haar小波对输入的眼底病灰度图像进行单尺度二维离散小波分解提取边缘。为了从不同程度改善图像的质量,我们对分解的图像进行量化编码,把高频三个方向的分解系数图像用离散小波变换逆变换进行图像融合及图像增强。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比了一阶、二阶微商的边缘提取方法和小波变换边缘提取方法预处理结果,结果表明采用小波变换对输入的眼底病灰度图像进行预处理是一种更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9.
在第Ⅲ部分提出了一种称为模型群切换算法(MGS)的变结构多模型(VSMM)估计器它是第一种通用的、可应于一大类具有混合(连续或离散)不确定性问题的VSMM估计器.在这种算法中,模型集合通过在一定数目预先确定的模型群之间的切换来实现自适应.它比固定结构MM(FSMM)估计器,包括交互多模型估计器(IMM)具有更大的潜力获得更高的费效比.本文研究了算法应用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包括模型群自适应逻辑和模型群的设计.研究的结果通过一个机动目标跟踪问题的详细设计例子进行了演示.这个跟踪问题使用一个时变模型集合,每个模型由目标的加速度期望值表征.仿真结果用来证实在仔细设计和非常随机和确定的情况下,MGS算法同使用所有模型的固定结构IMM(FSIMM)估计的性能(基于更合理和完全的度量,而不是仅使用通常的rms误差)和计算复杂程度的比较.  相似文献   
170.
本文提出了一种称为模型群切换算法(MGS)的通用的变结构多模型(VSMM)估计器.它假设整个模型集合可以用一定数目的模型群来覆盖,每个模型群代表相互间紧密联系的一族系统行为方式或结构,在任何给定时刻,由一个硬决策来决定具体运行的模型群.它是第一种可普遍应用于一大类具有混合(连续或离散)不确定性问题的VSMM估计器.同时,它很容易实现.通过一个简单的失效检测和识别的例子显示当具有与固定结构的交互多模型(FSIMM)估计器相同的性能时,MGS算法可以从本质上减少计算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