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97篇 |
免费 | 126篇 |
国内免费 | 24篇 |
专业分类
94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25篇 |
2020年 | 44篇 |
2019年 | 19篇 |
2018年 | 100篇 |
2017年 | 73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45篇 |
2013年 | 29篇 |
2012年 | 43篇 |
2011年 | 46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61篇 |
2008年 | 57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36篇 |
2005年 | 35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25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1篇 |
1999年 | 7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21.
722.
723.
应用统计能量分析法SEA(Statistical Energy Analysis)预测板隔声量,先建立板材的SEA模型,将板材的隔声量预测转变成求解声振动功率的线性代数方程组,对方程组的变量(SEA参数)值进行确定,得出板材的隔声量,再根据混响室法测量板材实际隔声量。将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统计能量分析法能有效的预测板材隔声量。 相似文献
724.
针对评估对象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对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并提出了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的装甲分队火力运用评估模型。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引入模糊集,并结合模糊评判,对装甲分队火力运用的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的评估,有效避免了使用传统AHP方法构建判断矩阵时,专家对各标度间的区分把握不够准确,带来的评判误差,并取得了符合实际而又较为准确的评估结果。 相似文献
725.
726.
考虑磁滞损耗、动态应力等因素的超磁致伸缩作动器磁滞模型可有效揭示电-磁-机-热多场耦合效应,但准确识别其非线性模型往往存在较大困难。智能杂草算法具有激烈的竞争机制和较强的搜索能力,可用于解决作动器多目标物理参数辨识问题。传统算法的种子数量以线性方式产生且分布方差与适应度缺乏联系,极大地影响了算法收敛速度和模型识别精度。为此,提出一种非线性繁殖和分布的混合改进杂草算法,并将其应用于超磁致伸缩作动器模型识别。实验表明:改进算法具有较强的噪声抑制能力,能精确辨识含有噪声扰动的作动器磁滞非线性模型物理参数;模型预测值和实验数据误差较小,所识别参数可使磁滞非线性模型较为全面地描述作动器多场耦合机理和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27.
针对运载火箭助推器或子级无控坠落地面落点散布较大的情况,提出一种翼伞系统的线目标归航方法。建立了矩形边界下的归航计算模型,对点目标归航和线目标归航两种方法进行了收缩区域分析;对翼伞归航能力、落区散布边界特征对归航性能的影响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了相应的归航策略,并提出在较大散布区域下设置多个着陆区域的工程解决方案;建立动力学和操纵控制模型,对线目标归航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对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8.
准确定量评估电磁发射系统发射前的健康状态意义重大。针对模糊层次分析方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FAHP)在评估电磁发射系统串行结构同级元素健康值时存在较大偏差,且无法适用系统非线性变权重需求的缺陷,提出改进FAHP-神经网络方法。通过在计算同级元素健康指数时构造能够满足串行结构健康评估的非线性函数进行计算,并在数学上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引入神经网络系统,在已有的系统先验信息和测量数据的基础上训练模型解决系统健康评估非线性变权重需求。基于电磁发射系统脉冲成形网络系统建立健康评估模型,开展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健康评估精度较高,在各种系统健康状态下,评估结果均符合系统实际的健康状况;对比传统的FAHP,提出的改进方法评估精度大幅提升,且在评估试验中没有出现故障误报和漏报的情况,从而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可行性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9.
随着处理器微体系结构日益复杂,性能分析在处理器研制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常用的性能分析方法是建立性能模型,该方法主要用于研制初期的设计空间探索,如果用于微体系结构级的分析和优化,速度和精度都会成为限制因素。因此,提出一种基于计数器的性能分析方法,该方法以项目组已经完成的一款处理器核的硬件实现代码为基础,在处理器核外部添加一个专用性能监测单元,收集微体系结构分析和优化需要的各种事件,并通过结果分析器对统计的事件进行分析,得到微体系结构实现的性能受限因素。采用此方法,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原型系统上对SPEC CPU2000测试程序运行时的性能受限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优化后的处理器核性能得到了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30.
以磁悬挂天平系统的校准为研究背景 ,介绍了传统的校准关系的线性建模方案 ,针对其存在的缺陷 ,并结合校准实验数据的特点 ,提出了非线性拟合的改进方案 ,该方案借鉴了主成份分析法的合理成分 ,采用三次样条拟合方法建立校准关系 ,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 ,最后 ,还定量比较了校准拟合的改进方案和传统的线性建模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