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503篇
  国内免费   40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76篇
  2021年   133篇
  2020年   162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86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121篇
  2014年   302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278篇
  2011年   276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40篇
  2008年   279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186篇
  2005年   155篇
  2004年   135篇
  2003年   146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02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01.
针对某型自行火炮柴油发动机系统,采用Matlab软件的Simulink 工具,建立了整个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分别对该模型进行正弦、白噪声信号扰动下的仿真,从系统输出转矩和转速的曲线结果分析,证明了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可信度。该模型的建立为今后深入开展发动机仿真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2.
变结构控制器集中了非线性控制与线性控制的优点,既保证了系统的快速性,又具有良好的跟踪精度。运用控制理论及牛顿运动规律,阐述了变结构控制器的建模机理,重点研究在MATLAB/SIMULINK动态系统仿真环境下,利用已有模块搭建变结构控制器的仿真模型。该仿真模型已被成功地应用于某型自行高炮随动系统的仿真研究中。  相似文献   
803.
一类装甲车辆对不平路面的激励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内容为(轮式、履带)车辆在不平路面行驶和通过障碍时的平顺性问题。利用状态方程法建立了包括随机和确定路面轮廓、3维车体等较为通用的车辆行驶平顺性模型。并针对行驶振动中车轮与悬架的碰撞建立了专门模型。对某型装甲车辆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验证,对模型的精度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和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车辆-地面系统模型是有效的。该模型和建模采用的方法为装甲车辆的系统设计和动力学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804.
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电动汽车等技术不断发展,铅酸蓄电池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数学模型是铅酸蓄电池 研制和应用中重要的研究工具。概括总结了铅酸蓄电池建模方面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并着重讨论了等效 电路模型。同时,也在铅酸蓄电池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上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05.
模型、仿真系统与仿真实验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我军建模与仿真技术从开展建模研究、到开发仿真系统、再到建设仿真实验室的发展历程 ,构造了论证仿真模型体系 ,提出了仿真系统的框架结构和开发与运行机制 ,构筑了仿真实验室的体系结构。  相似文献   
80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路子。”这一科学命题.深刻提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为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07.
具有强烈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想象,是中西方诗歌的共同特点。但由于中西方历史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中西方诗歌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中西方诗人构思时的情绪状态也有差异。中国有“虚静说”,西方有“迷狂说”。西方诗人的“迷狂式”构思状态亦有其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808.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印发的《建筑工程消防验收评定暂行办法》,建立了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系统。依据层次分析法对分级系统中各指标层,利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其权重,设定不同的等级,确定不同等级下的权重系数,从而计算出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定量评定的标准。  相似文献   
809.
新的机构,新的职责,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在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进程中,新的的工业和信息化部任重而道远,需要全行业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从而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810.
正确评价企业技术创新系统的创新绩效是提高企业创新效率的前提争基础。通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分析,提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然后对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评价模型进行研究,对企业采取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完善创新机制和文化、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