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0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2月15日7时,山西省洪洞县曲亭水库灌溉输水洞洞顶坍塌,导致下游坝体出现管涌,极有可能出现坝体大面积垮塌,下游4个县(市)共计10万余亩农田、3个乡镇19个村庄5万余人及南同蒲铁路、霍侯一级公路等交通枢纽的安全遭受到严重威胁!灾情就是军情,险情就是命令。驻守在该地的山西某预备役团迅速组织官兵1500余人次深入抢险救灾一线,主动担负起疏散群众、转移物资、加固堤坝、堵塞管涌、巡堤护堤、灾后清整等任务,在抢险救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2.
在江西省井冈山("冈",意指较低而平的山脊;"井",意指四面环山中间的平地,由上而下俯瞰似乎是井.井冈山主峰早已是一座荒废的山.井冈山是以当地的山冈及山间平地取名的)市茨坪镇("茨",意指茅草或芦苇盖的小屋;"坪",意指山区或高原上的平地.  相似文献   
73.
林奎 《国防》2014,(5):55-55
正山西省灵丘县地处晋东北山区,抗战时期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此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坚持拥政爱民,巩固鱼水深情,积极为山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该县下关乡  相似文献   
74.
1月6日,辽宁某预备役通信团驻地刚刚下了一场大雪,气温低至入冬以来最冷的一天,在绵延起伏的干山北部山区,笔者随该团检查组踏着15厘米厚的积雪,向山谷深处走去,其中一人手里的便携式无线电信号探测器正在不停地发出声响,而且声音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75.
正爷爷眼中的路这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历史缩影。1949年12月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兵团二军五师十五团(现十四师四十七团前身)1800余名官兵,从阿克苏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15天后,这支部队解放了和田,并开创了徒步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奇迹。2007年10月9日,十四师四十七团8名老战士乘车沿着沙漠公路再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几个小时,老战士就走完了58年前的"15天路程"。  相似文献   
76.
正兵团的畜牧业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当时新疆军区根据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关于1950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组织发动广大指战员在各地开荒种地、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制订了每人养一只羊、一只鸡,十人养一头牛的生产计划,为兵团的畜牧业生产奠定了基础。兵团成立后,许多单位在整顿山区畜牧业的同时,在农场内积极创造条件,将  相似文献   
77.
近年来,72313部队着眼解决当前官兵关系、兵兵关系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部队地处偏远山区、摊子大人员少任务重等实际情况,创新教育管理,广泛开展了"战友情·战斗力"讨论教育活动,采取理论学习  相似文献   
78.
"老何"全名何磊明,出生在赣东北革命老区,是我们医院公勤班班长,军衔上士。可医院官兵和医护人员却不爱叫他的名字,都习惯喊他"活字典"。这是为什么呢?老何,真名何磊明,又被战友和医护人员称为"活字典",是我们医院公勤班班长,说起他当"字典"的故事,信手拈来就是一大把,有的甚至有点"玄乎"。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两件。那年十一月,医院急诊室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边断断续续地说  相似文献   
79.
卢友东 《兵团建设》2012,(13):18-19
7月1日,笔者分别走访了柯羽华、吴世杰两位老军垦,与他们聊起了近十年来农十师发展变化的点点滴滴。说到出行的变化,老人们都一个劲地赞叹。去年4月,这两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地处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边境一线的农十师一八五团、一八六团搭乘班车到达师部北屯后,直接乘坐K9792次列车前往乌鲁木齐,后又转乘飞"机抵达北京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战士走进北京"活动。通过亲历,再回想近十年来从连队到团部,到师部,再到首府和内地的交通变迁,两位老军垦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80.
在海拔1160米的山西省阳泉市狮脑山主峰上,高40米的百团大战纪念碑主碑有如一把直插苍穹的锋利刺刀,显得格外巍然挺立。纪念馆内,数百件(幅)珍贵的展品和照片,把一个个枪林弹雨的战斗场景呈现在人们眼前,把人们的思绪又拉回到7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1940年8月20日,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八路军105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