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0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61.
征兵开始后,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人武部针对新情况和新特点,把履行公民义务与引导利益诉求相结合,着眼同答"当兵亏不亏"的热点问题,引导适龄青年和家长算清"四本账",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热情。连日来,先后有200多名应征青年前来咨询报名,掀起了新一轮的参军热潮。一算政治账,当兵有荣耀。人武部的宣传资料上这样表述:当兵既是保卫国家,也是保卫家乡父老乡亲,同时也是保卫自己。在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下,军人是国家的形象;在万里边疆的界碑旁,军人是神圣的标志;在抗震一线倒  相似文献   
162.
近年来,山西省祁县军地合力在中小学校中,通过"课堂教育为主,渗透教育为辅,多种活动配合"的方法,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国防教育,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已有8所学校成为国防教育示范校,1所学校成为标杆示范校。深入挖掘军地国防教育素材。人武部联合各学校分别出台了《学校国防教育实施细则》和《学校国防教育  相似文献   
163.
左权,是一片充满血性的土地。光阴荏苒、岁月如梭,但这里的人民没有忘记当年的鱼水深情,仍然传颂着八路军带领劳苦大众抗击日寇的英勇事迹,扑面而来的是老区人民对子弟兵的质朴热爱之情。多年来,左权历届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来传承,持之以恒加强国防文化建设,取得了兴县富民和兴武强兵的双重社会效益。连续10年被晋中市评为国防教育先进县。2012年,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六连冠"荣誉称号。红色阵地发挥国防教育辐射力一段时期,由于财政紧张,投入少,许多红色遗址基础设施不完善、教育功能不全、影响力知名度不大,影响了作用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  相似文献   
164.
稷山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北端,是我国农业始祖后稷的诞生地,驰名中外的稷山板枣是一大特产。这片土地上的拥军热情就像秋天万亩板枣的枣香一样浓烈。从1996年开始,稷山县已连续5届被山西省评为"双拥模范县",县长、县国动委主任李亚丽为此付出了不懈努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是我国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下力抓好。人武部是向外展示我们的一个重要窗口,作为地方武装的军事领导机关更应该下力建设好,展出我们的风采"2010年4月22日,稷山县人武部举行民兵训练基地综合楼  相似文献   
165.
山西省襄垣县人武部积极组织民兵预备役人员打造富民平台.以昂扬的斗志投身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活动中.有效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66.
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中部领先、进军百强"为目标,扎实推进"和谐临汾"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就.  相似文献   
167.
正在山西省吕梁军分区统一部署下,离石区人武部认真搞好年度工作筹划和军事训练筹备。节日前后,为确保官兵思想不滑坡、作风不涣散、安全不出事,离石区人武部扎实开展"三大活动"。一是"思想大谈心"活动。针对转业复员、补助发放、评功评奖等关系官兵切身利益的敏感问题,自下而  相似文献   
168.
林奎 《国防》2014,(5):55-55
正山西省灵丘县地处晋东北山区,抗战时期著名的平型关大捷就发生在此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该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认真学习上级指示精神,大力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光荣传统,坚持拥政爱民,巩固鱼水深情,积极为山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在该县下关乡  相似文献   
169.
《国防》2012,(4):14-15
近年来,随着非战争安全威胁的不断上升,国防后备力量应急能力建设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近日,我们就这个问题采访了山西省省长、省国防动员委员会主任王君. 记者:王省长,您是地方政府的主要领导,我们想请您谈谈应当怎么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应急能力建设问题 王君:近年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我国积极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有效化解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的各种影响,经济社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70.
近年来,山西省古县县委、县政府、县人武部坚持经济建设与武装工作齐抓共管、转型发展与融合发展同步推进,把深化国防教育作为军民融合发展的基础工程,挖掘各种资源,整合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