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7篇
  免费   94篇
  国内免费   5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60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154篇
  2014年   634篇
  2013年   921篇
  2012年   1145篇
  2011年   853篇
  2010年   818篇
  2009年   763篇
  2008年   779篇
  2007年   752篇
  2006年   691篇
  2005年   694篇
  2004年   313篇
  2003年   345篇
  2002年   237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90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49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5·12汶川发生的历史罕见的8级地震及随之而来举国投入的抗震救灾战斗,再次证实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  相似文献   
192.
昌飞公司以科学发展观和“安全发展”理念为指导,紧紧围绕“隐患治理年”这一主题大力开展“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  相似文献   
193.
作为国防科技工业重点研究院之一,中国航天二院既是捍卫国家安全坚盾利剑的制造者。也是改革开放的实践者.推动者和见证者。回顾其发展历程。正是我国改革开放壮丽诗篇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一个生动反映。  相似文献   
194.
10年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政府主管部门按照依法行政、加强监管和履行好政府职责的总体要求,扎实推进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使得“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思想深入人心,为国防科技工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5.
驻某厂军代室在推动装备“两成两力”进程中,着眼于精、立足于快、适应于变.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装备信息的快速传递,积极改革为部队装备技术保障模式,建立藏力于民、取力于民、军民一体的快捷技术保障辐射网络体系.为建立社会化保障模式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96.
军工行业发展民用产业,选择合适的路径和策略非常关键。对相关路径和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军工行业贯彻落实“军民结合 寓军于民”,方针,推动军工民用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7.
在我国军工体系“小核心、大协作”模式和“寓军于民”战略的背景下,军工电子企业凭借自身特殊的专业技术优势,民营企业依靠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参与军工配套;具有雄厚科研实力和人才聚集优势的高等院校参与军工科研.是发展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建设蓬勃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相似文献   
198.
作为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七大专业展之一,2008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展将于11月4-8日举行,届时国内外知名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领域企业将再次聚集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为观众献上一场数控机床与金属加工领域的精品盛会。  相似文献   
199.
《国防科技工业》2008,(12):38-39
我国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国防科技工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国防科技工业的离退休人员是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受益者,他们亲历了国防科技工业30年来的发展变化。在最近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离退休干部局举办的“颂改革伟业、抒军工情怀——国防科技工业离退休人员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活动中,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满怀激情、积极撰文,用自己的工作经历和生活感受,热情讴歌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本刊选发了这次征文活动中的部分获奖作品,以此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  相似文献   
200.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跨越发展的30年。改革开放不但为我国航天事业的振兴和腾飞提供了机遇,带来了新的活力.而且也为我国航天科技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应用和走向世界开辟了广阔的前景。30年来,我们亲身见证了中国航天壮国威,振民心,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行列的光辉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