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248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22篇
  2010年   227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95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266篇
  2005年   276篇
  2004年   143篇
  2003年   93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52.
《国防技术基础》2009,(12):62-62
(1)标准实施资源数据库仅包含标准技术内容,而标准实施工具软件除包含标准技术内容外,还包含有关专业人员的实施经验。例如,“国防科技工业标准文件编辑器”是依据GJB6000《标准编写规定》开发的软件,它不但包括了GJB6000的全部内容,还给出了标准、规范、指导性技术文件等不同标准文件的结构框架、编写次序和步骤,  相似文献   
53.
发展团场工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兵团的基础在团场,团场发展的出路在哪里?这是兵团各级领导一直在探索的问题。近年来,农四师70团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实践,大胆创新,加快团场工业发展,为团场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构建文明和谐团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54.
在2009年年初召开的农十三师党委二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上,农十三师党委明确指出,农十三师改革的重点在团场,主旋律是结构调整。要求全师广大党员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兵团党委六届二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深刻认识新形势下推进农牧团场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把"七大改革"作为主攻方向,加快团场改革发展。团场是兵团各项事业的基础和载体,团场的改革发展历来是兵团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农十三师以"发展壮大兵团,致富职工群众"为目标,积极支持、  相似文献   
55.
《兵团建设》2009,(21):37-38
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兵团大型国有企业,产业领域涉及广泛,为全国制造业500强。在企业迅速发展壮大的同时,集团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始终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为企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56.
石晓 《国防》2009,(11):10-11
国防动员应急应战一体化建设,是新形势下国防动员领域面临的一项紧要课题,其主要内涵是从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大局出发,把军地分散的资源有机地整合起来,在提高国防动员应战核心能力的同时,全面增强平时应对自然灾害、维护社会稳定、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相似文献   
57.
装备动员是国防动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军队武器装备建设深化拓展的重要领域,是全面提高应急应战装备保障能力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58.
论“入世”后国防工业布局安全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入世”后,随着工业结构轻型化趋势的加剧,五大军工产业及其相关工业可能进一步东移,空间布局的不安全性继续加大。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应对世界贸易组织《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挑战的一个重要对策,同时又为五大军工产业及其相关工业提供了空间布局调整的机遇。  相似文献   
59.
文章就国际公约和协定与军工产业关系进行了阐述,提出我国军工企业只有对国际公约和协定,尤其是新领域某些专项协定和公约进行深入、透砌的研究,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军工发展战略,才能在国际军品市场上把握商机,并保护自己利益的观点。  相似文献   
60.
中国军事工业军转民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军事工业的“军转民”是指军事工业由军事专用性的科研生产转向军民结合性(或兼容性、两用性)科研生产的一种特定运行机制。军转民的必然结果是军民一体化。由于对军转民认识上的偏差,加上实践中出现的某些失误,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存在不少缺陷。面对步履维艰的中国军事工业,只有进行制度上的改革和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摆脱困境。为了有效地促进中国军事工业的军转民,发挥中国军事工业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在国家军事订货制度、企业制度、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方面进行有效率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