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为了改善波导缝隙天线的散射性能,设计了一种电磁带隙(electromagnetic band gap,EBG)结构的吸波材料,从导纳圆图、表面电流和电场分布等方面分析了其吸波机理。其厚度为0.3mm,吸波率达到99.9%,将其加载于波导缝隙辐射金属基板上,得到了低雷达散射截面的波导缝隙天线。仿真结果表明:加载后的天线回波损耗和增益基本不变,在5.48~5.75GHz工作频带内,法向RCS减缩都在3dB以上,最大减缩达到15.8dB,单站RCS在-18°~18°角域减缩超过3dB。证实了该吸波结构有良好的吸波效果,可以用于波导缝隙天线带内隐身。  相似文献   
262.
防务     
世界最大飞机开建能发射火箭近日,国外媒体曝光了美国正研制的一架可用于将卫星——最终目的是将人类送上太空轨道的巨型飞机,目前正在加利福尼亚的莫哈韦沙漠组装,绰号"大鸟"。该机翼展117米,长度72米,质量544311千克,最大速度850千米/小时,设计搭载6个波音747级别的发动机,预计在2016年首飞,可以将火箭运至空中发射,将6.1吨的卫星送入180-2000千米的地球近地轨道。  相似文献   
263.
单层平板吸波体界面反射模型的带宽理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优化和指导吸波体设计,介绍了单层平板吸波体界面反射模型,推导了模型所揭示的吸波体内部能量流动关系。在此基础上,导出吸波体反射吸收带宽计算公式,由界面反射模型得出影响吸收带宽的因素,包括吸波层厚度、1/4波长厚度在峰值频率处的变化率、指定的反射波能量、前界面反射波能量及后界面反射波能量等。利用推导的能量关系及带宽公式,对3个同轴样品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较好,带宽公式推导正确。  相似文献   
264.
王磊  罗迎  张群 《现代防御技术》2011,39(2):142-147
对直达波和杂波条件下的阴影逆合成孔径雷达(SISAR)目标成像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直达波和杂波对侧影像畸变和运动补偿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的直达波和杂波干扰下目标SI-SAR成像方法,即将回波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模拟对消,并利用目标回波的频谱特性剔除残留直达波,再对目标运动参数进行粗估计,采用粗搜索和精搜索2步实施准确的运动补偿,最终获得失真度较小的目标侧影像。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5.
研究一类CH-γ方程不光滑孤立波解的轨道稳定性问题.通过细致的谱分析和计算,证明了所研究方程的一族显式不光滑孤立波解是轨道稳定的.  相似文献   
266.
行波推进仿生机器鱼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介绍5种常见的鱼类游动模式,分析讨论仿生机器鱼的生物学原型。基于对裸臀鱼属(gymnarchus niloticus)与裸背鳗属(gymnotus carapo)活体鱼的实验研究,建立了长背鳍扭转行波动态曲面的数学模型。依靠长鳍行波实现推进与控制的新型仿生机器鱼,其基本结构是"刚性身体"与"柔性背鳍"的组合,这有利于改善现有摆动式机器鱼的技术性能。裸臀鱼属与裸背鳗属鱼类可作为发展特种机器鱼潜艇的生物学原型,以提高现行水下航行器的效率和机动性能。  相似文献   
267.
海洋内孤立波是发生在层化海洋内部的大振幅、短周期的强非线性波动,对水下移动平台的航行安全、水下设备性能和海洋环境预警探测等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加强对关键海域海洋内孤立波分布特征的了解及其潜在风险的掌控,对于海洋环境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在“两洋一海”区域,海洋内孤立波频发并具有振幅大、流速高、剪切强等特点。本文重点从生成机制、振幅、周期等出发介绍了“两洋一海”关键海域,特别是南海、苏禄海、苏拉威西海、安达曼海等海域的海洋内孤立波特征,并针对其潜在风险提出了“深入研究内孤立波动力学机制,突破内孤立波动力学数值预测模拟关键技术,研发关键海区内孤立波预警预测和辅助决策支持技术”等应对措施。相关结论有望为提升我国海洋环境保障能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6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